宋司鸾路过时看到了宋玄池,于是稍作停留,去向宋玄池的方向。宋玄池只觉得浑身上下都在紧张,毕竟所有人的目光聚集在兄长身上,兄长要是走过来,大家不也跟着看过来了吗就在宋玄池准备行礼叫“兄长”时,宋司鸾慢慢靠近,示意宋玄池附耳过来。为宋司鸾要说什么要紧的事情,结果宋司鸾神色平淡道:“弟弟,你的后面的袍子掖在了腰带上,你里面的下裤都露出来了。”宋玄池:
!!!宋玄池吓得赶紧整理,又羞又恼:“兄长你宋司鸾露出好看的笑容:“这么大个人了怎么还毛毛躁躁的。”说完就跟着小厮离开了,等人一走,宋玄池周围立马就围上来好些个人。宋玄池顿时手忙脚乱,应付着这些人的提问。宋玄池还沉迷在“羞恼”中,一听这群人问的问题,更是上火。这个问:“宋家长兄可有表字平日里喜欢穿什么做什么”那个问:
“宋家兄长仪表不凡,什么时候能够邀请过来大家聚一聚“宋玄池应付得手忙脚乱,倒成为同窗里最忙的那个人。偏同窗们还很羡慕:
“何止啊,宋玄池好福气!要是宋司鸾长兄与我共读,我定能多背下一本书来。”
“我能多背两本书!“
“我三本!”
“我还能多吃两碗饭呢!”宋玄池气极道:“他才不是你们长兄,他也不会读书!他靠着那张脸才成了陛下的掌书。”
这时候众人才恍然想起种种传闻:
“池弟这么说不过是为兄长谦虚,我们都懂都懂。”
“若是兄长真的草包一个,我把这砚台吃下去。”
当然有喜欢的自然也有讨厌的,有的人就把宋玄池说的话记在了心上。那些个大儒们摇摇头,瞧着一群小子闹腾,还要点评几句:“看花是花,看雾是雾,以色侍人能得几时好。”
这意思是说夸宋司鸾的那些人都是眼皮子浅,只能看人外表看不到人的内心。还暗讽宋司鸾是个空有美色的人,根本没什么本事宋司鸾进入官员们所在的席面后,坐在了掌书的位置。整个席面瞬间安静,都看着这位“天子近臣”,虽没人上去明目张胆的触霉头,可鄙夷的眼神还是有的。司鸾恍然未闻,没过一会儿圣至亲王就过来了,他旁的人看都不看,直勾勾的冲宋司鸾走去:之间诸多误会,总要让你知道日久见人心。”其他官员一听,都竖起耳朵,分辨传言是真是假。
他们都在猜想宋司鸾会如何反应,要么就是义正言辞的反驳,要么就是诚惶诚恐的推脱,要么就是苦口婆心的劝说。在座的官员里一部分是守旧的旧臣,一部分是世家大族出来的子弟,一部分是傅西辞提拔的新人。
总之无论是哪种,都被傅西辞压制得服服帖帖,至少表面上就是如此。
这也不是傅西辞不能干,毕竟傅西辞才登基不到五年,能够诛杀外戚,阉党,权臣,异姓王就已经费了不少力气。
这群人中归属于傅西辞的年轻官员们自然不会对宋司鸾有所轻视,他们知道陛下这么做一定有道理。哪怕宋司鸾真是个酒囊饭袋,能气气圣至亲王也是好的。912439813其他两类则是看热闹,想看宋司鸾这个草包美人怎么应对。
他们不至于和陛下叫板,但陛下最近的政策也触动到他们的利益,所以暗搓搓给陛下添堵倒也不是不行。
圣至亲王左是好话,右也是好话。虽然不是什么甜言蜜语,但看着就想亲近。
可宋司鸾不为所动,装作没听到的样子。
圣至亲王就说不下去了,再说下去就显得奇怪尴尬,且有那么点可笑了,。旁边立马就有亲王的走狗开口指责宋司鸾不敬亲王,他指桑骂槐道:“有些个东西还真洋洋得意起来了。”
“就比如说这露子茶原本叫做附衣草,原本不过是乡野村妇平日里喂牲口的,都是畜生吃的东西。”
结果前朝避世大儒研究出露子茶的方子,不仅出诗词歌赋来夸奖,还奉为茶首。”
“露子茶制作不易,又得名声,自然水涨船高,却不知前朝覆灭后露子茶变得不再受追捧,又成了聊聊无名之辈。”
“也就是如今文来兴起,有慧眼识珠之人又将露子茶挖掘出来,这才成了你我桌上的饮品。”
“可见有些东西自己没本事,一时风生水起不过是借势而为,却还真当自己如珍似宝,怕不是忘记自己本来面目吧。”
这是在骂宋司鸾什么也不是,不过是被圣至亲王看上才能有“美名”,本质上还是个病弱的废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