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知那疯狗“噌”一声从他身边跑过,去追别人了,把他吓得满头大汗!
他37岁时因为腿部手术便从工厂司务长位置内退,成了拿半拉工资的农民。
因为村子靠湖近,农闲时他贩卖鱼,因为买卖实诚,成为当地闻名的鱼贩子。
听老辈文化人讲,我们老刘家近20辈是这样排列的:兴毓(yu)传吉广,昭宪庆凡祥,令德维垂佑,钦少念显扬。
按照“金木水火土”五行轮流的老规矩,曾祖那代人字里带金,曾祖叫刘昭钰,我爷爷字里带木,叫刘宪楥,父辈们本该带水,比如庆波庆湖庆涛啥的。
可我父亲和三叔都算新时代的文化人,不太信这个,说就叫庆山、庆仁,老4叫庆河随他。
父亲和3叔说自个做人得有“山的气度”,得“仁义礼智信”,爷爷说那好吧,就“温良恭俭让”随他哥两心愿吧。
不然三叔得叫个气吐血的名字“刘庆澡”,我父亲原名叫个“刘庆洋”,爷爷说洋比河大,父亲却不怎么喜欢这个名,就自作主张挑字叫“庆山”了。
然后爷爷很高兴地说,也罢,咱刘家有山有水又有仁,下辈人丁旺了名里带“火”,火克金,钱跟身。
可是爷爷错了!
为啥呢?因为我们这辈人名字都缺“火”,却一门有6军人:2个叔是,我家3哥和我,4叔家2个儿,相当于3代人里出了6个兵,1个模范民兵,算是卫国奉献的“军人世家”,因此在村里名声很好。
爷爷当年在刘邓大军渡黄河时,曾担任“铁血担架队”民兵队长,因为救人有功,得过部队大红花,还被奖励50斤地瓜干。
解放后,陈毅老总一次在回忆“淮海战役”胜利时,曾无比深情地说:“淮海战役的胜利,是人民群众用小车推出来的”,里面就有爷爷1948年11月推车“送军粮”的贡献。
后来徐州战友邀请我们去参观淮海战役纪念馆时,我在那里看到有个爷爷曾讲过的独轮小推车,和他描述那辆的很像。
不知朋友们是否参观过淮海战役纪念馆?有没有看到过那个小推车。
回来我就问纪念馆里的小车是爷爷推过的不?爷爷只说那小车是“功臣车”,也没说是,也没否定。从此再没提过,我也没问过。
后来3叔证实“不是”,因为1949年大旱逃荒时爷爷还推着小车去了利津(l省东营市利津县),转年光景好了才回老家。解放后大集体吃食堂时,我们家那辆小车充公了。
多说几句3叔这个人。
3叔人很好,心地善良,就是以前脾气很冲。他打小取名时,村里“老秀才”说:洗澡的“洗”字有人用了“澡”字没人用,为了不重名,3叔上小学时叫刘庆澡。
初中时女同学故意管他叫“青枣”,他嫌难听,一生气自个改成了庆仁!
部队转业后,他被分到武装部,当副部长,平时住镇上机关房,以至于周末回老家时,总有老辈人喊他“庆澡回来了”,他直接回人家“大爷,嗯!”从不多解释,他的被动默认也算很搞笑。
他因为正直脾气冲,哪怕人再有本事,也不顶用,人家官场不稀罕你,不用你!把你挂起来“晾一晾”,一来二去年龄到了杠,无法升迁。
所以本该达到县级干部的他不听劝,吃了大亏,副镇长(副科)到头,就退休了。
后来问他这事时,他说自己问心无愧不后悔,我说实在可惜。
到了我们这一辈,假如要继续沿袭五行的老传承,起名得带火,像带火字边的字,比如灿烂,爆炸、灯、炮、烟、炒、秋、伙等,可是这些字无论放名字前后都不好听呐。
倘若我起名叫刘凡炮或者刘凡炸,不好听,还尴尬。
于是,我们这辈正赶上了新时代的人,就坚决抵制名里带“火”,都说“火大爆炸,让人害怕”。
老族长就生气,气得白胡子一撅一撅的,说不带火字的人不给上“家谱”。
而我们凡字辈的这代人大都长了“逆鳞”,都像孙悟空一样爱反抗,就跟串通说好了一样,300多个凡字辈的人,就几十个带火的,其他都是挑字起的名。
比如有人叫刘凡秋,刘凡烟,刘凡煜的,还在坚守祖训,规矩起名。比如说我刘乐本人,字里没火吧,但我开心。
因为“罚不责众”嘛,老族长爷爷见自己下的令凡字辈的人几乎都不爱听,一下子就没了脾气,立竿见影地苍老了。
我父亲为此专程提着鸡蛋、点心去看他,族长爷爷哭了,对他说,“庆山啊,要变天啦!老家伙说话不中用了!”父亲一个劲地安慰老人家想开些。
后来老族长死了,换了新族长3爷爷。
他说“哪有这么多陈年旧规,该上家谱就上家谱!新社会了新时代,不能再揭旧锅盖,现在新锅上新菜!”
我们凡字辈大胜,先是“呜呼哀哉、想魂灵兮”地纪念了老族长,再就是互相“莞尔一笑、心满意足”了。
父母亲告诉我:不图我穿金戴银,只要我开心健康就好,所以起名“刘乐”,寓意一生快乐。
我读书后感觉这名起得很好,很有文化味,我很喜欢。
你想:人一生快乐是建立在什么基础之上的?
起码得:有吃有喝有钱花,家中得有漂亮的她!无病无灾无烦恼,最好当个小领导!
这些就会逐一应验的,各位友别急,听我道来。
所以起名嘛,很关键,大意不得!
毕竟,寓意不同,影响心情。
比如我一个同学叫刘凡灶,人送外号“刘烦躁”,结果长大了精神抑郁,每年得在济n戴庄医院瞧病,年年看病花好几万,这对于一个农民家庭来说,经济压力不小。(有知道j宁戴庄医院的不?可以留言。)
因此,起名嘛,必须得有忌讳,得有敬畏之心,可别乱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