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种,从始至终,这些传言就是有心之人散播的,前期造势,中期制造一些能证明这些言论的事端,坐实我的罪名,后期他只需要静观其变,任由事情发酵,就能兵不血刃,利用百姓来拉我下水。”
“但是中途出了意外,他不得不停止自己的计划,不然这把火就会反烧到他的身上,我相信这是有组织的,不然全程的百姓同时停止议论这也太奇怪了,要知道,有些茶馆的老板和说书人是对这些最感兴趣的。”
即使百姓们觉得浪费时间,重心重新放在了生活上,可靠这些挣钱的人却不会白白放过这个噱头,甚至能编撰出好几个不同的版本,吊足了大家的胃口,要大家为听八卦付上银子。
“你倾向于后者,如今看来,容景的目的昭然若揭,他认为旱灾并不好解决,便先找到坊间有威望的乡长,劝阻大家栽种玉米,再借由自己的人传播出去,渐渐引起关于旱灾来临的恐慌。”
“紧接着,他观望事态发展,又在朝堂上听闻我们有办法,却不把办法拿出来,他认定我们是在故弄玄虚,不想扩大事端,安抚朝臣和百姓才有此说法,便进行他的第二步计划。”
利用百姓对上天和自然的敬畏,将干旱和天子皇后的恶行联系在一起,要他们对容渊和燕云岚的行径产生误解,进而口诛笔伐,瓦解他们在老百姓心目中的正面形象。
“可容景的人被我们扣下了,他是从何渠道得到消息的呢?”
容渊说的正是燕云岚心中所想,容景的盘算已经浮出水面且不足为惧,关键问题就在于容景是不是还有何后招。
“也许当时在场的并不止一个人,容景未尝没有想过自己计谋会失败,或者暴露,做好两手准备完全符合他的谨慎性格,看来此事还要继续调查才是,就看他有没有耐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