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乔承业转变之前,他也以为对方会是下一个王洪亮呢。
没想到这小子藏的这么深,等当上了副主席,才露出真面目。
那一刻,程建华就对他感兴趣起来,想看看他到底打算怎么做,又能做到什么程度。
如果真是个人才,值得培养的话,他倒不介意推他一把。
这也是为什么上个学期不管他怎么闹腾,也不论王洪亮向他投诉过多少次,他都没有干预的原因。
他就是想看看乔承业能不能完成对学生会的改造,如果可以的话,他也不用费心了。
一来达到了自己的目的,二来也锻炼了学生,如此两全其美,何乐而不为呢!
但是随着一个学期的观察,他心里多少有些失望。
上个学期一开始,乔承业第一次来他这里汇报学生会工作情况的时候,就带过来了一份计划书。
上面详细阐述了他的理念。
那一刻程建华是惊喜的,因为两人的想法竟然不谋而合。
因此,他对乔承业寄予了厚望,给了他最大的自主权,让他没有任何后顾之忧的去折腾。
虽然他从来没有表态支持哪一边,但两不相帮的态度就已经说明了,他是倾向于乔承业这边的。
不然的话,何必任由他折腾呢,保持现状也挺好。
而一开始,乔承业也确实取得了一些成果。
但随着时间过去,他不知变通的处事方式,引来了越来越多学生会成员的不满。
他用外面公司的规章制度来管理学生会的成员,初衷本来是好的。
但有时候却太过不近人情了。
学生毕竟是学生,哪怕再早熟再理智,毕竟没有进入社会,没有真正的独立。
在内心深处,依旧没有真正的想过要靠自己去生存。
没钱了,张口问父母要,同样觉得理所应当。
一开始按照乔承业的规定执行了一段时间,新鲜感过去了之后,就有些坚持不住了。
就连真正的公司员工都会有人被扣工资的风险经常翘班摸鱼,更不用说一群学生了。
自制力差的就开始把乔承业制定的一些规矩不当一回事了,慢慢开始散漫起来。
这个时候乔承业犯了一个最大的错误。
对于这些成员,他并没有好生安抚,通过讲道理,好好商量,让他们认识到自己这么做的目的是什么,态度反而非常强硬,强制要求他们按照他制定的规则去做。
如此一来,自然激起了不少人的不满。
如果这个时候乔承业能妥协一下,事情还能缓和下来。
可惜的是,他的态度反而越发强硬。
这下彻底收不了场了。
最终,两方人闹得不欢而散。
而感觉自己的权威受到挑衅之后,乔承业不仅没有反思自己的做法有什么错误的地方,反而变本加厉,用越发严格的规矩去限制,制约学生会的成员,这让本来就对他不满的成员纷纷爆发,愿意跟随他的人越来越少。
这家伙脾气也是犟,就是不低头。
带着为数不多的愿意跟随他的人和王洪亮打擂台。
虽然人数上不占优势,但剩下的的人战斗力个个都很强。
再加上王洪亮阵营的人,虽然人数比较多,但大多各行其是,只是为了反对乔承业临时组成了一个阵营,相互之间还是单打独斗居多,并没有拧成一股绳,发挥不出最大的力量。
一时之间,反而是人少的乔承业一方在声势上占据了上风。
不过这个结果不论是他还是王洪亮都不满意。
乔承业觉得自己站在了真理这一方,明明自己是对的,为什么他们就不认同呢?
因此,心里十分不满。
越是如此,态度越发激进,对于学生会成员的要求也越发严格。
结果就是使得王洪亮阵营的人对他的态度越来越差。
而王洪亮见到这么多人反对乔承业,同样觉得自己才是正确的那个人。
大家实实在在的选择比什么说法都更有说服力,同学们选择了他,排斥乔承业,就说明自己是对的。
这让他对自己的理念更有信心了。
学生会就应该像一个大家庭一样包容所有的人。
乔承业搞的那一套实在是太过冰冷,根本就是异端邪说,绝对不能让他得逞。
于是乎一个学期过去,两个阵营之间的分裂越来越严重,理念冲突也越来越激烈。
之前见面了,还能好声好气微笑辩论几句的乔承业和王洪亮,现在不打起来,已经算是很好了。
不过这一切都在程建华的掌控之中。
他心里早就已经有了决定,这个学期他同样不会插手学生会的管理。
他决定再给乔承业一个学期的时间,如果他能意识到自己的问题,及时做出调整,那他就会全力支持他,改变学生会现在的风气,真正让它能达到锻炼学生的作用。
而如果他依旧一意孤行,不知悔改的话,等到他大四也不会让他坐上学生会主席的位置。
不然的话,继续让他这么搞下去,恐怕学生会到最后都没几个人了。
就算是目前的情况下,他折腾了一个学期时间,学生会都有不少人已经退会了。
要不然的话,今年的招新也不会要求每个组长招十个名额了。
往年有六七个都已经算是多的了。
之所以增加了这么多名额,就是因为他预感到接下来恐怕还会有人陆陆续续退出学生会,未雨绸缪罢了。
说到学生会主席,程建华不由得摇头叹息。
要说现在的学生会主席也是一个能力非常强的人,可惜的是,人家早就已经在学校外边有了自己的事业,哪还有心思理会学生会里面的这些鸡毛蒜皮的小事。
这次的学生会年度大会人家都已经提前打过招呼了,实在太忙,人不会当场。
因此,指望他是不现实了。
对于他这种情况,程建华早就知道,正常来说是不应该把他扶上主席位置的。
可是那个时候根本就没有其他的主席人选,除了他就剩下一个王洪亮了。
但他对于王洪亮的理念又不是特别认同,不想把他扶上主席的位置。
没有办法之下,才让现在的主席顶了上去。
现在看来反而是歪打正着。
就是因为这个主席相当于一个摆设,这才使得乔承业和王洪亮上面没有人压着,有了各自发挥的余地。
而这个过程,不论是对乔承业还是王洪亮来说,同样是一种锻炼。
如果他们能从中吸取一些教训,对他们以后走向社会同样很有好处。
可以说,虽然程建华看似无所作为,任由两个人分成两个阵营,互相打擂台,实际上整个学生会的一切都在他的把控之中,都在按照他制定的方向往前走。
周斌此时并不知道这一点,眼看他没有回答自己的问题,心里不由得有些诧异。
他虽然是个重生者,前世也到了三十多岁,但也一直在底层打转,站的高度十分有限。
和陈康他们这的学生相比,眼光自然要长远很多。
甚至在像刘长远这样的小地方官场人物面前放放嘴炮,同样也没什么问题。
但真要说城府算计,和程建华这样的老油条相比,那可就差的太远了。
京大的领导按级别比刘长远可要高多了,能爬到这个位置,哪一个不是城府非常深。
而且看程建华的长相还很年轻,以后更进一步并不是不可能。
在他们眼中,学生会这点事只能算是小打小闹,根本不会投入太多的心力和时间。
就比如现在,程建华已经开始琢磨,要是乔承业还是执迷不悟的话,明年的学生会主席究竟该由谁担任的问题了?
而乔承业和王洪亮的争论也有了结果,正如程建华猜测的那样,乔承业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