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从当年京城一别,沈灵舟已经好多年没见到叔叔了,虽然和叔叔也时常有信笺往来,可还是难免想念。
原本十岁那年,世子哥哥已经答应带她去边关看叔叔。可没成想,大楚突然乱了套。这一晃,好几年又过去了。
听闻叔叔如今在京城,沈灵舟自然心动。
但舅舅家还没待够,自然还要住上一些日子才能走。
最主要的,她那个暴躁的九哥,左允铮还在,貌似他没那么快走。
到现在她也没搞清楚,为什么他对叔叔那么大意见。
她不想惹他不开心,所以还是等他离开福州回了陈国,她再去京城吧。
正好也多陪陪舅舅舅母和表哥们,不然舅舅又要哭了。
一想到舅舅动不动就哭哭啼啼的,沈灵舟就觉得脑袋瓜子生疼。
得了沈灵舟的答复,亲兵统领自是说好,回去就给自家将军送了信。
沈灵舟又去找了齐泽,问他世子哥哥可有消息。齐泽答尚未收到,沈灵舟有些失望。
自打世子哥哥跟了三殿下一起把江山打下来,就被封了从三品怀远将军,一直忙得焦头烂额。
最主要的,没法像之前那样自由,再也不能想去哪就去哪了。不然世子哥哥怕是早就来接她了。
不过也没关系,现如今世子哥哥也在京城,回头她去京城,刚好也可以看到世子哥哥了。
周家上上下下喜气洋洋的,所有人都围着沈灵舟转。
沈灵舟再次深刻体会到了,什么叫做太多的爱也会成为负担,不过是甜蜜的负担。
想睡到几时就睡到几时,睡醒了就被舅舅舅母,两个小表哥追着投喂,不过半个月,眼看着小姑娘的小脸蛋就变圆润了。
看着小姑娘有一丝胖乎乎的小脸,左允铮一脸自责道:“先前是九哥没把你养好。”
当年他还怪宁奕驰那个老匹夫把他花花养瘦了,可花花跟着他这几年,他怎么也一不留神把花花给养得更瘦了。
沈灵舟没所谓地挥挥手:“九哥,你那不是带我到处去玩,咱们在路上跑的嘛。你再看看这些天,我除了吃就是睡,都快成猪了,能不胖嘛。”
左允铮被小姑娘俏皮的语气逗乐:“那成,九哥就陪你长到以前的模样,九哥再走。”
“以前的模样,是指我多大的时候?”沈灵舟忍不住问。
左允铮拳头撑着腮帮子,认真想了想,一拍巴掌:“我们第一次见的时候那样。”
“啊?不要吧。”沈灵舟的表情瞬间垮了。
她三四岁的时候,堪称一个球,浑身上下到处圆滚滚的。
小的时候那样也就算了,仗着年纪小,圆不隆冬的还挺可爱。
可她都这么大了,还长成个球样……
咦,想想就可怕。
见小姑娘一脸嫌弃,左允铮哈哈笑了,曲指在小姑娘脑门上弹了一下:“逗你的。”
沈灵舟忍不住翻了个小白眼。她可真怕他发疯,非要追着她喂。
除了大表哥整日里忙里忙完,没时间陪她外,舅舅舅母加上两个小表哥,四个人的投喂都够她受的了,再多一个人她可没法活了。
现在的周家异常热闹。
沈灵舟带回来的人,宁奕驰额外派过来的几十名侍卫,沈之渊的一部分亲兵们,左允铮的人,外加周家自己人,即使周府再大,一时间也有些拥挤。
问题不是地方小,也不是人多,主要是左允铮的人和宁奕驰的人互相看不顺眼,左允铮的人又和沈之渊的人似乎有着什么不解之仇。
这些人要是都在自己院子里待着倒还好,一旦在哪里遇到,那气氛瞬间剑拔弩张,好像一言不合就能立马开打。
要不是沈灵舟把几方代表喊到一起,绷着小脸严肃训了话,严令禁止在周府打架,这些人说不准都已经打翻天了。
这一日,周家舅舅和舅母把小姑娘喊到自己院子去,满面喜色地告诉小姑娘一个好消息,那就是周铭一个月后即将大婚。
周铭已经十九岁,早几年就订了婚,未婚妻也早就到了成亲年纪。
只不过因为沈灵舟在陈国一直未回,这婚事才一直拖着未办。
好在女方家也是通情达理之人,表示理解,也愿意等。
如今小姑娘回了家,周铭的婚事自然是要提上日程。
一听大表哥要成亲了,沈灵舟开心得不行,当即决定,参加完大表哥的婚礼之后再走。
想起这一院子的侍卫亲兵,沈灵舟觉得不行,得让他们大部分人搬出去住,免得回头吓到嫂嫂。
沈灵舟先找了沈之渊的亲兵统领,可他们不放心全部撤出去。最后沈灵舟答应他们留下十人住在府里,剩下的人全都住到周家的庄子上去。
随后就是找齐泽,让他把一开始就跟着她的八名侍卫留下,其他人到周家别院去住。
最后就是找到左允铮,让他和苍江带着随身的几名护卫留下,剩下的人住到周家另外一个别院去。
本来呢,镇远侯府的人,和左允铮带来的人并不是很多,在舅舅家完全可以住得下。
但为了公平起见,免得叔叔的人有意见,她就把每个人的人马都匀了一些出去。
等大家伙都撤走一部分人,周府终于清静了。周家舅舅和舅妈也都松了一大口气。
周家不在乎钱财,也不缺服侍的人,主要是那三伙人一凑到一起就杀气腾腾,怪吓人的。
周家舅舅差人给宁世子和沈之渊都送了请帖,邀请他们参加婚礼。
知道他们二人有官职在身,又都是大忙人,周家舅舅不奢望两位将军千里迢迢赶来福州。这请帖,不过是个礼数。
沈灵舟算了一下时间,一去一回,他们随礼都来不及,于是又各附上一封信,说份子钱她先替他们随了,回头他们要还她。当然,利息也是要给的。
在陈国那几年,大楚局势动荡,沈灵舟没有和他们通过信。
本来想给叔叔和世子哥哥都多写几句话,可一肚子的话,三言两语也说不畅快,干脆不写。
除了提礼金之事,只在信上写了句“舟舟一切都好,勿念”。
剩下的,等到了京城,见面再说吧。
宁奕驰拿到信,摩挲了一会儿,才小心翼翼地把信展开,却发现上面只有只言片语。
宁奕驰反反复复看了几遍,忍不住笑了:“就这么几个字,可真够有良心的。”
许久不曾见到世子爷的笑容,常山忍不住问:“世子爷,沈姑娘可说几时入京?”
宁奕驰:“说是周家大少爷大婚一过就启程。宅子可都收拾好了?”
三殿下登基之后,为了把宁奕驰留在京中,赐了他一座府邸。
宁奕驰早就吩咐人把沈灵舟住的院子给收拾出来,就等着小姑娘来住。
常山笑着答:“已经全部收拾妥当,随时可以入住。”
宁奕驰点头,把信收好:“多种些花花草草。”
常山应是,又问:“世子爷,可要给沈姑娘回信?”
宁奕驰想了下说:“不用,等信送到,说不定小姑娘都在路上了。”
常山应是退下。
宁奕驰研墨,提笔,开始画画。
半个时辰之后,收笔,一个栩栩如生宛若真人的小姑娘跃然纸上。
一看就是沈灵舟,个子长高了不少,只不过依然是那副胖乎乎的可人模样。
宁奕驰笑着看了好一会儿,转身去博古架上拿下几个卷筒,从里面拿出几副画来,一一展开,铺在桌子上,全是沈灵舟的画像。
这么些年,每一年他都会给小姑娘画像。
只是跟在三殿下身边这几年,打打杀杀,从未停歇,他一直没敢落笔。
生怕有个不测,画像落到他人手中。
这几幅画,都是最近他闲下来之后才画的。按照自己的想象,画了小姑娘长大的模样。
说是按照小姑娘长大的模样画的,可这画上,小姑娘的脸蛋全都是圆乎乎的,和她十岁那年离开镇远侯府的时候没什么两样。
每张画之间唯一的区别就是小姑娘身量不同,一张一张刻意拉长了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