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看着飞船就将破冰而出,不少国家开始做出了两手准备。
带弹战机不停地在暗夜中穿过事发地,军舰也在破冰船的帮助下不断向图瓦冰川靠近,战争的乌云在北极的上空越聚越浓。
就在预计飞船出冰前最后的两天,华国、罗斯国和米国突然宣布形成联盟,单方面接管飞船的管理权。
这一下各国全都傻眼,星球上武力最强大的三个国家联合,那还怎么玩?
不过就在各国提出抗议的时候,联盟又宣布接受一切愿意肯加入的国家,并按照综合国力进行份额划分。
最终,联盟以华国百分之二十,米国百分之十八,罗斯国百分之十二,其它国家瓜分剩下一半股份的结果正式成立,这个联盟被命名为图瓦联盟。
米国之所以只比华国少了二个百分点,完全是因为他们手上掌握了大量空间飞行器的资料,据说这些资料全都来自一个神秘的组织科学联合会。
而罗斯国能获得十二个点的股份,是因为它距离图瓦冰川最近,并且移动核电站的主意和实施都来自于他们,是目前为止贡献最大的国家。还有最重要的一点,从罗斯国的国土上,用短程导弹就能覆盖图瓦冰川,这里完全是人家家门口。
结束了纷争,终于在两天后,来自一万两千年前的飞船揭开了它神秘的面纱。
飞船的外壳全是银白色,外轮廓没有任何可以进出的通道门,就像一个密闭的空间体一样。
飞船直径588米,呈一个碟形,中心处的厚度是50米,边缘厚度17米。
由于飞船的船体一部分在水下,所以罗斯国事先准备了浮力装置,将飞船全部托出水面,平躺在冰面上。
在托举的过程中,人们惊讶地发现,这个庞然大物竟然只有十几吨的重量,大大出乎所有人的意料。
就在各国物理学家和智能机械专家准备进行进一步研究的时候,北极的天气突然变坏,狂风大作,暴风雪不期而至。
这样的天气,别说研究,人站在冰面不被吹走都是幸运。
联盟理事会经过商讨,一致决定等暴风雪停下后,先将飞船运出北极。
存放的地点选在了小国冰国,这样大家都可以放心。
暴风雪刮了一天也没有停下来的意思,气象学家分析这是由于移动核电站产生了过多的热量,造成了局地空气对流加剧,才导致恶劣天气的出现。
随着暴风雪越来越大,联盟不得已决定先将这些宝贵的科学家先撤离出去。
可没等科学家撤出北极圈,以图瓦冰川为核心的十公里范围内,风力已经快接近飓风级,没有人能在这个环境下生存。
迫不得已,所有的船只只能将装备扔在冰川下,用最快的速度逃离风暴区。
零下五十多度的黑夜里,狂风撒了欢一般,肆意地扬起满天的
飞雪,将夜空封闭得犹如实体一般,看一眼都会让人生出窒息的感觉。
除了冰层下面的潜艇,冰面以上成了生命的禁区。
等华国团队撤到了罗斯国最北端的佩韦克市,终于感觉好了一点,总算能在上午十点到下午两点多见到灰蒙蒙的日光。
安顿好之后,匡迪一刻不停地开始了工作,依据带回来的大量图片,对飞船进行研判,并且找寻能开启它的方法。
但由于光线不足,暴风雪又突然将拍摄工作终止,匡迪团队并没有将飞船全部拍完。
“各位同事,利用暴风雪的这段时间,我们抓紧对带回的图片进行分析。第一,分析图片上的每一个细节,争取找到飞船外表不同的地方。第二,根据图片,先进行前期建模;第三,许教授,请你们看看能不能确认它的驱动方式。”
许志黎是匡迪要来的空间飞行器方面的权威,也是科学院院士,他的团队主要是负责飞行器动力系统的分析。
越是未知,越会让这些科学家兴奋,对于能够进行星际航行的动力系统,没有那个科学家不会为此疯狂。
许志黎团队已经连续工作了二十个小时,每个人都处于亢奋中。
匡迪这次带来的团队里大部分都是功成名就的专家学者,每个人还允许带上两个学生,用来做一些辅助工作。
鞠子坤和万可是匡迪带教的博三学生,带上他们,是看中了他们的细心和认真。
“老师,你看这里,”万可说着将自己笔记本上的图片推送到了投影仪上。
众人先是只看见了一片白色,然后图片慢慢地缩小,一个人形凸起图案出现在了飞船的外壳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