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吗?不会吧,咱跟陛下从没有二心啊!
“陛下,您这?”
“仲璟,不要多想,朕说的不是你。”,话毕,朱雄英招了招手,示意侍卫们,将香桉和祭品摆上。
大禹帝,夏天子,于华夏有功,在他老人家龙寝之地,动了刀兵,不祭奠一番,实在说不过去。
“后生小辈朱雄英,今日多有叨扰,甚感惭愧,特备三牲礼,供奉先贤。”
“先贤治滔天洪水,划定中原九州,功业光耀千秋万代,让朕好生的钦佩啊!”
从帝王的角度来说,大禹这样的先贤,的确是后世帝王学习的楷模。在这样的伟人陵前,同为帝王也难免相形见绌。
“仲璟,你给朕说说,什么叫二王三恪。”
“回陛下,这二王三恪,又称二宾三恪,属于礼制,宾礼之一。”
历代王朝皆封前代王室后裔爵位,称为二王后、三恪,给予王侯名号,赠予封邑,祭祀宗庙,以示尊敬,显示本朝所承继统绪,标明正统地位。所谓“恪”,即表尊敬之意。
最远可追朔到尧舜,虞舜以尧的儿子丹朱为宾,称为虞宾,不视之为臣子。夏朝时,禹封丹朱于唐,封舜子商均于虞。皆不用臣礼,而用宾礼。
自此以后,改朝换代,即便是篡位得来的江山,也需在礼制上补全这一条。
比如,宋武帝仍封魏室之后为陈留王,封晋恭帝为“零陵王”,立都城于秣陵,皆传国至南朝齐。而后刘裕夷杀晋朝宗室,改封司马元瑜为零陵王。
梁武帝封齐和帝为“巴陵王”,迁居姑熟。后派郑伯禽弑杀萧宝融,另立萧宝义为巴陵王,传国至陈朝。
后梁开平元年,朱温封唐哀帝为济阴王,一年后将其毒死。开平二年,封唐宗室鸿胪卿李嵸为来国公,与隋朝后裔酅国公杨仁矩为二王后,通后周宇文氏子孙介国公为三恪。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收藏本站:https://www.bqg70.com。笔趣阁手机版:https://m.bqg70.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