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愿意!我们愿意!”
魏延、马超、马岱、木鹿、朵思、法正,齐齐拜倒,道:“吾等愿为陛下,清剿西南一切不臣。占领西南阳光下的每一寸土地,勿为子孙忧!”
祝融烈明、刘巴、董和、郭嘉也一起拜倒,道:“臣等愿为滇州大军提供足够的兵员和后勤,为陛下清剿西南一切不臣,勿为子孙忧!”
“很好!”
刘偃看着眼前的文臣武将,心中别提多高兴了。
木鹿大王、朵思大王,蛮人出身,熟悉蛮人的地理的风俗,麾下部族能为滇州军提供足够的兵员。
魏延、马超,武力绝强,大帅之才。
法正更是牛逼,论起军事方面的才能来,还在诸葛亮之上!
后世的《三国演义》有意要突出诸葛亮,把法正写的没那么出彩。
事实上,法正和诸葛亮同为刘备的左膀右臂,法正主军事,诸葛亮主政事。
刘备率领大军出战之时,诸葛亮负责处理后方政务,让前线足兵足食。法正则随军出征,为刘备出谋划策,连战连捷。定军山之战,蜀军阵斩夏侯渊,就是法正的手笔!
史有所载:“先主复领益州牧,诸葛亮视为股肱,法正为谋主,关羽、张飞、马超为爪牙。”
不过可惜,法正和郭嘉一样,英年早逝,让刘备痛失一臂。蜀国人才凋零,诸葛亮没办法,才在军事方向大量投入精力,成为了“诸葛武侯”。
若是法正寿命够长,刘备当不至于有彝陵惨败。诸葛亮就曾经感叹道:“若法孝直还在,便能够制止主上东征;就算不能制止,若随行东征,一定不致大败而归。”——孝直若在,则能制主上,令不东行;就复东行,必不倾危矣。
若是法正的寿命够长,蜀汉能不能三兴汉室,那还真不好说。
不得不说,三国时期的华夏人才何其多也。魏延、马超、法正、刘巴、董和、郭嘉,这些文臣武将,无不是华夏的杰出人才,顶尖人物。
刘偃把这么多英杰放在滇州,让大汉西南再无敌国,堪称十拿九稳!
“很好!很好啊!”
刘偃连连点头,道:“诸位爱卿勉之,待诸位大功告成,朕就立一个汉皇定南碑,尔等有功之臣的名字,都刻于其上。告知于子孙,光耀千古!”
“谢陛下!愿为陛下效死!”
……
……
处理完西南之事后,刘偃回銮洛阳。当然了,回銮之前,自然要公告天下,大汉开疆拓土,再辟一新州的好消息。
不过这次,刘偃没有用金雕传书,而是命人骑着快马,露布飞捷,告知天下各州府的官员百姓。
很简单的道理,北胡已灭,益州刘焉被刘偃宰了,扬州刺史刘繇早就上书愿意入京面圣,连西南蛮夷都被刘偃平了。
现在,放眼天下,不过只剩下了三家诸侯:陈王刘宠,荆州牧刘表、交州刺史士燮。
五年之期也已经早就过了。
他们到底是乖乖臣服朝廷,还是继续拥兵自重等着朝廷征剿呢?刘偃不着急,等着他们慢慢消化这个“好消息”!
……
……
五日后,荆州牧府邸,夜。
“请!请!请!蛮王在上,吾敬您一杯!”
“蛮王好生英武,有您之助,我荆州堪称稳如泰山啊!”
“哈哈!事情已经很明显了,刘偃其人好铯无德,不过是桀纣之君。咱家州牧,才是当世明主。如今又有蛮王之助,就是来日登上那至尊之为位,也不是不可能啊!”
“正是如此!以吾看来,刘偃不过是一商纣之君。充其量,不过是一霸王项羽,为王前驱之辈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