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9章第一款CBA游戏发布下 CBA零伍的发布后,逐渐走热。 尤其是CBA娱乐公司重点宣传了游戏的生涯模式。 要知道同时期的2K还没有这玩法,所以CBA的生涯模式属于自己的创新。而生涯模式也彻底打碎了换壳游戏的说法。 随着越来越多人把自己的游戏体验给打你到博客上,《CBA零伍》的热度逐渐上来。 网上都在讨论这个游戏的玩法。 [牛X!华夏游戏就要崛起了!] [肝了一天了,艹,我到现在连首轮都没进去!垃圾操作,明明都空了,就是突不进去] [垃圾游戏,还不如2K] [没办法,初代版本问题肯定不少的,不过国内游戏公司能做成这样很不容易了] [话说一百块也太贵了] [CBA公司人家投入研发费用的,肯定要收费的] [得了吧,换壳而已,要什么成本] [呵呵,不懂就不要乱说?] [2K有生涯模式吗?我抄了你没有的东西?] [生涯模式我觉得最好玩的是捏人环节,系统BUG,臂展三米什么鬼?] [最好玩的是我把身高调到30厘米,竟然真的可以,不过还是穿不了裆] [你们为什么可以?我怎么不行?] [这有啥的?我建了一个超级牛的球员,身高二米二一,臂展二米四四,体重一百公斤,黄金徽章级别的控球,还有白银射手级别的投篮,那叫一个爽,现实中要有这么牛的人物,CBA早就大结局了] [得了吧,怎么可能有这么高还这么灵活的球员,参考姚名,他已经是这个身高最灵活的球员了,能做到你说的只有阿连,不过他的身高也就两米一多] [听你们这么说,我也想玩了,之前网上都说不要买] [早买早享受,晚买享折扣] [……] 生涯模式因为网友各种恶搞火了,带动CBA游戏的销量。 原本公司想要把漏洞打上补丁,但是后来决定留下来,甚至计划专门做一个[无厘头]MOD来卖,售价39元。 CBA娱乐公司在看到行情游戏销量不错后,相继推出了许多模组。 历史球队模组,国家队模组…… 其中最贵的模组是历史球队模组,CBA会吧历史球队导入进去。 各个历史时期都有。 比如穆铁柱时期的八一男篮,还有宋涛的鲁东队,八连冠的八一男篮……这一波吸引了一堆老球迷的好感,可是打开网站后看到模组的售价69元后,直接破防。 CBA为了赚钱脸都不要了? 虽然都在骂,但是老球迷还是老老实实地点了购买,只能说[真香]定律虽迟但到。 CBA娱乐公司这边也看到了数据。 首日发售就有13万人购买,收入就达到1300万,再加上市场的良好反馈,游戏收入每天都在不断增长。 除此之外,MOD的售卖数据也很不错,一些老球迷的消费能力还是非常客观的。 三年磨一剑,十天的营业额就达到了上亿!投入的研发成本早就回本了。 这也是华夏的游戏商初次尝到这种收费模式的甜头。CBA娱乐公司更加下定决心加大对《CBA零陆》的开发。 根据产品企划的要求,下赛季将会增加王朝模式,或者说球队经理模式。 CBA现在的策略是抢先2K研发,在体育竞技类游戏拿到话语权。 在CBA娱乐公司策划下一步计划的时候,网抑也在行动者。 《CBAonline》要上市了,在拿到准入证的网抑开始花大量的资金投入宣传。 相对于《CBA零伍》赢个口碑,网抑更侧重盈利模式更加多元化的online版本。 网游版的CBA游戏是真的变着法让玩家花钱。 网抑怎么变着法让你花钱呢? CBAonline独创了街球模式,你球员身上的装备得花钱吧!鞋子也得花钱吧!甚至连街球场都可以花钱换场景。 技能包更没的说,技能包根据实力来定价。 顶级的技能包,比如郑凯龙的中投包、毛俊的扣篮包、魏武的控球包、乔羽良的突破包都是最贵的存在。 你爱你的偶像吗?爱就买一个。 你的球队实力不如别人,那就买一个。 可以说网抑很好抓住了网民的心理。 在CBAonline版本发布后,就吸引了华夏最大的游戏群体——网游群体的注意力。毕竟武侠题材的游戏玩腻了,这种体育竞技类的在华夏还是蝎子拉屎独一份的存在。 玩家的充钱金额就轻松超过了单机版本的销售总额。 这把陈兴联看得目瞪口呆,他终究是低估了玩家对充值游戏的喜爱。 沈如泉在旁边汇报道:“陈总,要不公司侧重网游的开发吧。我们把网游版权收回来自己运营?” 陈兴联想都没想,“不了,这个东西在我们这里败人品。” 确实华夏的网络环境里,把这游戏拿回来自己经营纯属找骂,CBA在陈兴联的理念里是不能有污点的。 “让网抑那边的吃相不要太难看了,收敛一点。”陈兴联还是觉得充值游戏太夸张了,万一触发了[家长]这个群体可就不好了。 事实上,《CBA零伍》陈兴联根本不指望能够赚多少钱,它的最终目的也是配合高层战略,加深球迷对CBA的神圣话。 甚至说句难听点,让CBA成为一种“信仰”。 —— 鹏城腾迅公司。 小马哥问道:“CBAonline目前我们能够拿到版权吗?” 企鹅公司在代理业务上与其他公司有较大的差距,这也让企鹅转向了休闲游戏类。 但是小马哥仍然想要重回大型网游。 他看到了CBAonline的火热。 “这件事你们快去办,看能不能争取到CBA网游的版权。” 网抑和CBA公司的合约并不长,这对企鹅公司来说是一个机会。 刘赤平提议道:“如果争取不到CBA,我们可以去看下NBA。” 小马哥愣住了,对哦!这世上可不止有一个CBA,还有NBA,除了NBA还有欧洲的足球联赛。 小马哥觉得有道理。 “那就看看NBA那边愿意把NBA的网游版权卖给我们。” 企鹅公司决定下场参与竞争。 于是一场关于游戏联赛游戏版权的无形战争悄然开打了。 这一次的CBA单机游戏,在海外的数据也悄然走热。 日韩市场,东南亚市场,乃至美洲市场都有不错的数据。 一些国外的游戏媒体也注意到了CBA零伍的创新,其中手握2K的世嘉公司也看中了生涯模式。 甚至也把模仿生涯模式提到下一版本的开发工作中。 因此海外的媒体以《华夏游戏的崛起正在悄悄发生》《CBA公司,一个以版权为生的公司》等作为标题的文章传播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