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说阅读网xiaoshuotxt.cn

繁体版 简体版
小说阅读网 > 耽美小说 > 三国:我,曹家长子,大汉慈父! >第208章 改进粮种,迫在眉睫,何人可担此重

第208章 改进粮种,迫在眉睫,何人可担此重(1/1)

 推荐阅读:我有一把刀,出鞘即斩妖修炼从加点开始综武:开局一枚火龙珠反派就是这样子的诸天首富从水浒传开始我的篮球打的也太好了苟在高武叠被动御兽从哈士奇开始豪门后妈在综艺反向带娃假面骑士:肉身打怪第一人
最新网址:xiaoshuotxt.cn

第208章改进粮种,迫在眉睫,何人可担此重任?【双倍求月票求订阅】 不得不说。 荀彧作为后方大主管。 在敬业爱岗这一方面,实在是勤政的有些令人汗颜。 曹昂一大清早过来。 就发现荀彧已经在案头上,处理着各种公文了,瞧他那副认真的模样,曹昂都有些不太好意思打搅。 只是今日来此,是有事情要和荀彧商量,因此曹昂只能轻轻敲了敲门扉,将其从工作中惊醒。 “砰砰!” 随着声音响起。 荀彧猛然间抬起头。 发觉站在门口的人是曹昂之后,脸上当即露出几分笑容,更是从座位上起身,快步来到曹昂跟前。 “彧见过将军!” 二话不说,当先便是一礼。 而曹昂则赶忙伸手将其扶起,接着面上颇有些感慨的说道。 “文若,这府中的事情虽然多而繁杂,但也不必上赶着将其做完,把事情分个轻重缓急,不太重要的事情,就完全可以压后再行解决。” “你这一大早的便来处理公务,日日如此的话,身体怎么吃得消呢,还是得劳逸结合啊!” 曹昂这番言语,可不仅仅是场面话,客套话,而是出自真心实意。 眼下父亲曹操,和自己之所以能够在前线各种浪,完全都是有荀彧在坐镇后方,稳稳的调控着整个局势的缘故。 荀文若就好比一块压舱石。 如果没有他妥善处理,后方的各种后勤事务,以及政务工作,那前线很多事情根本就做不起来。 因此荀彧是必不可少的! 当然。 眼下父亲曹操就任兖州牧之后。 会有一套更加成熟的体系,荀彧这边所能产生的作用就小了。 但对于曹昂自己而言。 他对于荀文若可还是有莫大的需求,这也是他今天来找荀彧的原因。 …… 而在听见曹昂的关切之后。 荀彧脸上露出几分温和的笑意。 接着微微欠身,言语解释着说道:“将军有所不知,昨夜里在下便收到,您从金乡县回来的消息。” “本想着前去拜会,只是昨夜时辰已晚,我也不便打扰,因此今日特意起了个大早,在此处理公务。” “便是想着将军归来后,应该会到府衙这边来看一看,非是彧忙到不分昼夜,实则专程等候耳!” 一言既出。 曹昂顿时有些失笑。 这文若当真有点意思,居然玩起了揣摩人心这一套,还偏偏被他猜中了。 倘若自己现在是皇帝,而荀彧是臣子的话,那他现在这样的行为,就是在大着胆子揣摩上意。 属于是刀尖上跳舞的行为。 不过一来曹昂并不是皇帝。 二来他也知道,荀彧此言更多的是戏言,玩笑的成分居多。 因此也便没往心里去。 …… 二人来到桌案前坐下后。 曹昂指着眼前堆满了的案牍,接着向荀彧询问道。 “文若,我不在的这些日子里,郡中可否有什么大事?” 荀彧稍微想了想。 接着从一堆书简中翻找出来了一册,双手呈给曹昂之后。 同时阐述着说道:“济阴郡如今属于兖州后方,周边有诸多屏障,可谓相当安稳的地方,因此大事倒也没有。” “只是有一件事,属下需要向您禀报,那就是如今粮食的缺口,实在是有些太大了,已然有些入不敷出。” “一边需要向昌邑县解送,供应一部分前线征战的粮草,一边又需要养活着先前廪丘县之战中,投降于我军的那些青壮。” “即便之前府库中囤了不少粮食,也实在经不起这样的消耗,若非两三个月前刚刚收过一批粮食,恐怕存粮早就已经宣布告罄了。” 曹昂接过竹简。 阅览了一下上面所记载的数据。 接着面色凝重的点了点头。 这就是粮食短缺的弊端了,动作只要稍微大一点,就会显得捉襟见肘。 随便打一场旷日持久的大战。 就很有可能导致资源储备耗尽。 在发展壮大的过程中,步子只要迈大了,就很有可能扯着蛋。 因此在做很多事情的时候,都只能束手束脚,根本就不敢放开来干。 如此现状。 也使得曹昂明确了一点。 那就是必须尽快的,将改良粮食品种,优化提升粮食作物这件事情,提上议事日程。 …… 放下竹简之后。 曹昂转念对荀彧说道:“文若勿忧,从今日开始,你可不必再往昌邑县那边运送粮草了。” “我军对黄巾贼已大获全胜,战争已宣布全面胜利,接下来很长的一段时间内,兖州都将处于无战事的状态。” “而且在我来之前,渤海郡的袁绍还派人送来一批粮草,眼下那边不仅没有缺口,甚至还有余裕。” 说到这儿。 曹昂对荀彧示意了一下。 “在除去了往昌邑县的这批粮食后,你再看看咱们的存粮还够不够,如果还是有些困难的话,到时候我反过来,从山阳郡往这边要点粮食。” 听到战争已经胜利。 接下来要进入长期和平之后。 荀彧肉眼可见的松了一口气。 这个后勤主管也不是那么好当的,前面动一动,他身上的压力就倍增。 如今两大开支斩掉一项。 压力自然而然也就小了。 “将军不必劳神,战争既然结束,那我等便可全力休养生息,这边多少还能支应一阵子。” 在得到了确切的回复后。 曹昂也不由得稍稍放心。 不过他突然想起,自己今天来找荀彧要谈的正事,就于猛然之间惊觉,琢磨到了一个办法。 …… “文若,有一件事我要提前知会伱,眼下青州黄巾之乱已经解决,我准备再往返一趟昌邑县后,就准备动身前往东郡,就任太守一职。” “所以需要你先行替我打个前瞻,带着一批兵马过去,接手东郡的大小事务,同时扫清掉那些刺头。” “等到把东郡牢牢的掌握在手中后,我们便可启用一部分东郡府库中的粮食,用来养这些开垦军屯的人。” 听到曹昂如此安排。 荀彧先是愣了愣。 接着赶忙站起身来,郑重其事的拱手作揖,点头言道。 “将军吩咐,岂能不从,待这边的事务交托之后,属下便可即日启程。” “且若有东郡之粮,想必这边的负担将大为减轻,足可支应到军屯初见成效之时。” 曹昂拍了拍荀彧的手臂。 示意他坐下来。 接着温声和气的说道:“不必心急,眼下随我前来的大部队还在路上,等到文远他们抵达之后,你届时与军队一同出发也不迟。” “毕竟东郡一郡之地,北连冀州,西接河洛,郡中肯定是势力复杂,山头派系林立的。” “倘若没有军队傍身,很多事情不见得有那么好办。” 对此,荀彧倒是颇为赞同。 不过他对自己也卓有信心。 别看他天天处理内政,整日里忙着后勤,和后方军政事务。 就以为他只会这些。 实际上他玩起谋略、手段来,同样是一等一的高手。 只不过他内政更加突出罢了。 …… 聊完了正事之后。 二人接下来又相谈了许久。 主要是曹昂在给荀彧讲述,前线发生的诸多事情,以及其中大小细节,还有袁绍派人送来粮草这件事情。 而荀彧则针对这些事情。 发表属于自己的看法。 同时分析其中的深意。 同样一件事情,在经过了荀彧的分析之后,曹昂倒也多了不少看问题的角度,有了更多其他的想法。 而荀彧则为曹昂的诸多操作,感到阵阵惊叹和赞赏不已。 一时之间。 二人倒是相谈甚欢。 氛围可以说是极其热烈。 只是正当他们谈论起一件事情的时候,外突然传来一阵脚步声。 随后便听到,有人在门口扣门,同时小心翼翼的询问。 “文若先生,您在里面吗?” 荀彧怔了怔。 随即很快反应了过来。 “将军,想必是铄公子来了!” …… “兄长!” 方才推门而入,便看见曹昂端坐一旁,曹铄顿时有些诧异的惊呼一声。 他今日的行程和往日也没什么区别,只是却不料在这儿,碰上了阔别已有一段时日的大哥。 对于自己一母同胞的弟弟。 曹昂对他的关怀和偏爱,自然也不会比妹妹差了多少。 此刻看着眼前这个做书生打扮,但却因为身躯太过瘦削,而导致连衣服都有些撑不起来的文弱青年。 曹昂不由暗自摇头。 这小子还是有些太虚了。 就瞧他这副模样,虽然不至于夸张到风一吹就倒,但也绝对好不到哪去。 若是不能多加调理,把这身子骨养起来的话,恐怕情况多少有些堪忧。 心下有了定计之后。 曹昂面带笑意的起身上前。 “阿铄,昨日我遇见阿蕊的时候,她便说你现在整日里,都跟在文若先生身边刻苦学习,此事果然并非虚言。” “我铄弟也生有一双慧眼啊,知道文若学识渊博,跟在他身边定然能够学到不少东西!” 听到曹昂如此捧高自己。 荀彧赶忙拱手谦让道。 “将军实在是过誉了,铄公子敏而好学,勤勉踏实,这些日子以来,着实帮了我不少忙。” “若非有铄公子帮衬着做些事情,属下恐怕还多有劳累。” …… 将曹铄也引至身旁坐下后。 曹昂拍了拍弟弟的肩膀。 接着又捏了捏他的手臂。 随后颇为感慨的摇头言道:“算算日子,你马上也到加表字的时候了,彼时就多少算是个大丈夫了。” “近来你在文若这儿刻苦学习,想必也学有所得,所以为兄打算给你安排一个差事,也算让你独当一面!” “不知你可愿意?” 这还有什么不愿意的! 曹铄又不是傻子,兄长愿意给他安排差事,就意味着看重他这个弟弟。 这是对他的信任和认可。 还有什么比已经成为曹家最核心人物的兄长的认可,更能令他感到兴奋的事情吗? 曹铄二话不说。 赶忙拱手言道。 “小弟愿听兄长吩咐!” …… 见曹铄表现的相当积极。 曹昂满意的点了点头。 但他也没明说是什么事儿。 只是对一旁的荀彧问道:“文若,你可知枣祇此人,他现在官居何职?” 倘若问的是别人。 恐怕荀彧还要稍微思索一下。 但提到枣祇,荀彧甚至连分毫迟疑都没有,非常干脆的回答道。 “将军说的可是子恭?” “他眼下正担任定陶令一职。” 定陶县作为济阴郡的郡治,和郡太守待在一个地方办公,级别地位肯定是有的,但能够行使的权力却相对较小。 不过不管怎么说。 都属于一个较为不错的官职了。 只是曹昂在听完荀彧的回禀后,却毫不迟疑的摆了摆手。 “你挑过一个合适的人选来担任定陶令吧,枣子恭我留有他用。” 对此,荀彧自然不会多说什么。 将命令于文书上记下后,稍后便打算去找到枣祇,对其宣布此事。 …… 三人言谈了一阵。 喝完了一碗茶汤后。 曹昂便带着曹铄离开了府衙。 来到了目前空置大半的太守府中。 眼下由于曹操走马上任兖州牧,且新任济阴郡太守夏侯惇是遥领,故而包括曹昂的母亲丁夫人在内,那些父亲曹操的妾室以及庶出子女们。 此刻都居住在其中。 曹昂也并不去打扰。 只是领着曹铄,找了一处僻静的房间,等到关起门来后,从怀中递给了他两本书籍。 正是小麦和粟米的改进之法。 没错。 曹昂已经作出了决定。 把这两样东西交给亲弟弟来保管。 一来二人属于同胞兄弟,自己对其可以付出更多的信任。 二来曹铄为人比较老实,对于自己的吩咐会老老实实的完成,而不会偷奸耍滑,又或者说跳脱飘忽。 把东西和任务交给他。 不说发挥主观能动性,表现出如何的天赋和才能,只要能按部就班的完成任务,做好自己该做的那一摊事。 那就算相当合格了。 当然。 稳妥和信任的人选有了。 那在才能这方面,就得再挑一个出来,充作具体的执行者。 由曹铄来掌舵和抓总,同时负责保管这两本书籍,由副手来具体执行。 这样的设想应该就比较完备了。 而执行者的人选。 其实方才就已经定下了。 …… 月票推荐票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