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想要请个假。 怎么说呢,写到这里,千头万绪。 主角是个什么样的人,包括赵敏,张无忌等等原著人物。 剧情如何开展,感情线应不应该出现,都让人陷入了纠结。 主角是个什么人呢。 用心看过的人,都明白,他慷慨仁侠,为人也很大度。 他其实说过很多狠话,要将什么人斩尽杀绝,但一般没有触及他灵魂深处的底线,他是根本做不到的。 而且卓凌风是个狂放,却又很深情的人,很有英雄气概。 他在笑傲中的表现,就是如此。 当然,说是英雄情结,也未尝不可。 他在大关节上把持得很定,但又容易受到别人与环境的影响,无法解脱束缚,求得大自在。 就比如,他在笑傲明明想的是,自己要一个人,怎么怎么…… 结果又与任盈盈走到一起,可全凭后者推动,并非他自己主动出击。 当然这种爱情,肯定是不美丽的。也是饱受诟病的。 第一,我没那个能力,写的让人拍手叫绝。 第二,就是我觉得一切的爱情,都是基于现实。尤其越是高门大户。 卓凌风若非出身好,武功高,人又俊,为人慷慨。任盈盈哪个眼睛,也不会正眼瞧他。 毕竟,公主爱上屌丝,只是好多笔者,内心深处的一种美好愿望罢了。 这一点,相信有阅历的人,都懂。 当然,卓凌风有优点,也有很明显的缺点,就是自负。 他自己对世界乃至人物的认知,只是自己认为。 至于是否正确,这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了。 因为,他的言谈举止所代表的,并不是不容质疑的真理。 比如他在昆仑世界去刺杀忽必烈,这种方式,能挽救当时的国事吗? 这显然是不能的。 可他不是治国平天下之才,就是个武夫。 他好似聪明,脑子其实有时候很单纯。 用现在的话讲,就是想当然。 包括写到倚天这里,他看似在预防蝴蝶效应,实际上早就改变了许多。 这不是救峨眉遇赵敏,而是从他教授张无忌“弹指神通”的那一刻起。 看过倚天的人都知道,张无忌独战光明顶时,其实是不会什么武功招数的。 只能用别人的武功。 而且有灭绝持倚天剑大战张无忌的情节,那时的张无忌,情急之下都夺了灭绝的长剑。 试问,有了“弹指神通”的张无忌,情急之下用出来,这是顺理成章的事。 以张无忌的内力,用出弹指神通,弹在谁手上,长剑都得飞,尤其情急之下,力道更大。 “弹指神通”灭绝认不认得? 那么灭绝对于张无忌有多恨,可想而知。 要知道杨逍这家伙,也是会的! 而弹指神通创始人可是郭襄的亲外公。 所以灭绝对杨逍恨之入骨,固然有孤鸿子之死,他会这门武功定也有加成。 原轨迹中,灭绝不愿接受张无忌恩惠,固然是她与魔头不两立,何尝不是在众目睽睽之下,被一个毛头小子赤手空拳,夺了祖师佩剑,咽不下这口气。 尤其张无忌最后还因为救了明教,被推选成了魔教头子。 尤其我们的主角还想着,咱就是救了一个峨眉派,剩下的事让张无忌去干! 自己才不费那劲呢。 他又救了峨眉派。 是以现在情节的发展,必然魔幻了。 至于原因,好多书友也看出来了,不光是灭绝的为人性格,还有赵敏的出场。 原著中赵敏擒了六大派,无一漏网,消息并未泄漏,她才能从容布置攻打少林武当事宜,那么现在卓凌风强硬救了峨眉派,还将赵敏的信息,抖了个底掉。 赵敏不是傻子,莫非会按照原轨迹一般,施展:“先灭少林,再诛武当,唯我明教,武林称王”。 我们是赵敏,都必然要权衡,还来不来得及?灭绝脱身了,会不会向六大派传信? 我相信,是个有脑子的人都得考虑,更何况是她这种极具政治头脑的人。 那接下来,会发生什么? 还有一个,主角被很多人批判,说他又当又立,其实你们说错了。 他只是侠气不够大,不够给人以震撼! 而不是两面人! 盖因“侠”之所以是侠。 是因为他做任何事,并非为了追求个人乃至家人或者团体利益,去做义所当为的事。 侠士是不顾一切,包括生命、利益、名誉,不接受任何回报与代价,而去追求的正义。 这才是“路见不平、拔刀相助”的真谛。 金庸老爷子将这写的淋漓尽致,我也无需赘言。 但卓凌风有了一个“集运珠”的设定,所做的一切,看似侠义之举,就变成了有目的的追求,这样自然少了侠气。 当初之所以这样设定,是我觉得当今这个物欲横流的社会,做什么事,没有不从利益出发的人。 没有这个设定,卓凌风一个穿越者,去插手很多事,会给人一种假的成份。 他不是张无忌这种人,由于从小与世隔绝,身边都是最亲近的人,纵然谢逊这个疯子,也将自己的温柔,全都给了他。 所以他不知人世险恶,不会重视自己利益,无论是被昆仑派西华子骗出谢逊没死的消息,还是遇到朱长龄父女两,什么都说。 纵然学会九阳神功,也会对朱长龄老实交代了。 也正因如此,他能奋不顾身地助人,不论对方善恶,纵然是朱长龄、鹤笔翁这种让他倍受伤害的人,他看见这些人遇险,第一反应就是救人。 因为他只记得别人好处,别人缺点过失他全都忘记了。 于是,这世上每个人都是很好很好的。 张无忌侠气就很重! 他甘受灭绝师太三掌,在光明顶上奋身而挡六大派,不是求名,不是逞勇,只是觉得“应该做”。 这是卓凌风远远比不上的。 所以他也喜欢,佩服张无忌的仁人心怀。 当然,如今来看,他这种人在我们大多数人来看,有点傻。 我要是他,怎么怎么…… 可扪心自问,谁不想有这样一个朋友呢? 朱元璋这种人物杀伐果断,是个很优秀的政治人物,他驱逐鞑虏,还我河山,功高盖世!可谁又敢与这种人交朋友? 尤其我们这种穿越者。 你敢,还是他敢? 真嫌一家人,不够整齐吗? 哈哈,这句话,大家可以当作一句玩笑话! 然而,主角他是一个人。 所谓内功修习,其实是在克制人性欲望与本能。 哪种功法都是。 因为内功入门,要求的就是心静。 这一静,就是压制本能。 因为谁能盘膝一坐,就几个时辰不动弹? 让你躺下几个时辰不动,恐怕也没几个人能够做到。 可惜主角还是一个没有断了七情六欲的人,那么思想自会随着经历,乃至周围人物的影响,有所改变。 比如“复阳子”这等道门大宗师。 所以他后来做一些事,也不单单为了集运珠,而是他有良心。 他也觉得应当这样做,便去做了,未必是求取什么回报。 比如他与张无忌的相见,他刚开始只是想着,若有失足之人摔伤了,能救则救。 其实这事虽小,却已经是侠义之举了。 他的出发点,也不是为了得到回报。 无非那个人,刚好是张无忌罢了。 正因如此,那么到了这一步,所有事能按照他预想的来吗? 同样,《倚天屠龙记》一书,因为结构复杂,情节纷繁,漏洞和缺点也多,金庸老爷子做了大改动。就是03新修版。 最主要的更动便是,张无忌最后没有选定自己的配偶。 对,你没看错,他没有选定! 不是我们大家耳熟能详的赵敏。 张无忌只是与赵敏去了蒙古。 因为金庸说,张无忌对于周芷若、赵敏、殷离、小昭这四个姑娘的感情,始终拖泥带水,似乎他对赵敏爱得最深,最后对周芷若也这般说了,但在他内心深处,到底爱哪一个姑娘更加多些,连他自己也不知道。 金庸也说,他一直相信,历史并非命定,充满了偶然因素,人事也是这样。 张无忌最后与赵敏前往蒙古,从此不回中土,但如出现其他偶然因素,周芷若可能去蒙古找他,他可能和赵敏同去波斯找小昭,可能为了明教,而不得不独自回中土办事,也可能在西域遇到殷离……世事主要是人为的, 而张无忌只记得别人对他的好处,于是,人人都是好人,人人都很可爱,那么…… 那对于本书主角来说,他是个年轻人,还是个很优秀的年轻人。 感情侵袭而来,是很正常的一件事。 可他对于感情是持逃避态度的。 一方面,是因为道德观。 他感觉自己和原著中的哪个女子好,都是一种小偷行为。 有的人,说同人千千万,你这样想…… 殊不知,本书以金庸设定为主,那么不接受任何同人二设,所以在主角的思想这里,并不存在别的同人。 而且本书也从不与别的同人挂钩,所以主角产生这种想法的来源,只是原著角色,而非同人。 当然,也有好多读者认为,主角是有精神洁癖。这样说,貌似也有些道理。 但其实只是主角这个人,心有些正了。 对于有主的东西,不夺人所爱。 他拿辟邪剑谱,也要知会对方。 他从张无忌那里得到好处,也会用自己得来的东西交换。 包括最后他将张无忌的经书得到了,记下了,又重新埋了。 没有想着毁了,我自己会了就行,别人就别想了。 这就是主角骨子里的一种傲。 那就是要留下,哪怕再有人得到了,与自己为敌,他也不惧! 可惜,卓凌风的性格,已经成形。 原著中的人物,也已定性, 那么接下来会发生什么! 会不会有书友说的,赵敏见主角比见张无忌早,会不会不与张无忌发展了,又如任盈盈一般。 说实话,我自已也不知道。 但有一点,可以肯定。 那就是赵敏对卓凌风与对张无忌一样,都产生好奇了。 张无忌光明顶一战,独战六大派,武功之高,震动天下。 赵敏很好奇。 因为她喜爱武功。 而卓凌风的武功比张无忌更高,看起来更漂亮,毕竟视觉冲击远远比听,更能震动人心。 那是否有感情线? 我想着,怎么样,其实都是正常的。 主角这种条件,哪个怀春少女没有一点稀罕之心,那还真是胡说。 但若不会有感情线,也很正常。 因为以主角这种能够离开世界的设定来说,他从道德层面是排斥感情的。 可是不是,真会这样发展, 在下实在是不知道了。 因为主角也有和张无忌性格相似之处,那就是容易受到人物与环境的影响。 要知道,任盈盈面对感情,其实是很羞涩的,可只稍微主动了一点,主角他就沦陷了。 之前什么不招惹女人的想法,都成了过眼云烟。 而赵敏是豪放的,她是成吉思汗的子孙。 她面对爱情是主动大胆的,一旦真的要对主角下手,他能否抵抗的了? 我不知道! 人言“男追女,隔重山,女追男,隔层纱。”这是很有道理的。 无非,现在大多数人的思想变得畸形了。 何等真挚的爱情在他们眼里,成了“舔狗”“恋爱脑”,因为他们没有遇到过这种人。 觉得太过夸张! 包括主角就认为赵敏恋爱脑。 但那也只是他经历不够。 他没有遇到过,那个让他一眼万年的人,那个相见恨晚的人。 爱情是最不讲道理的。 比如,你深深爱着的人,却深深爱上了别人,你能有什么办法? 如果你深深爱着你的人,深深爱着的也是你,可却不得已,得嫁给一个不爱的人,又有什么法子? 所以真正的爱情要是落在你身上,哪怕你是一厢情愿,你的某些行为是根本不受控制的。 能保持理智,权衡利弊,只能说明爱的还不够深。 所以金庸小说中的几大舔王“百胜刀王”胡逸之,铁丑游坦之,段誉他们。 舔的过分,让人恨其不争。 大骂金庸胡写! 殊不知人家写的只是某些人的爱情观,并不是说所有人都是如此。 他们只是一部分人遇到的情况。 游坦之,段誉他们对所有女人都是如此吗? 不是! 这只是在告诉我们,爱情之所以不讲道理,是因为千人千面,每个人处理方式是不同的。 所以这才叫小说家言。 不是跟谁探讨真理。 阿紫,游坦之愿意舔,乔峰就不会,所以这只是某种现象,将之上升到对作者的人身攻击,却是大可不必。 因为你自己不接受这种爱情观,可你只是代表你自己,乃至一部分人,而非全部。 再说到本书,赵敏现在与主角见面,穿的是男装,卓凌风嘴上很硬,我杀你全家怎么怎么…… 可人是个视觉动物,总是喜欢美好的, 他是否真的能下的去手,谁又知晓? 毕竟,这时的赵敏,跟他是没有仇怨的。 他与赵敏固然没有爱,可也没有恨! 卓凌风不是纳粹思想,不会认为所有蒙古人都该死! 再比如赵敏若穿一身女装,站在她面前,对他盈盈一笑,说道:“你来杀我吧!” 主角真能下的了手吗? 我不知道! 排除张无忌因素。 主角连上蹿下跳、挑拨是非、以直邀名的岳不群都能放过,对于围杀自己的嵩山派众人,最后也没有尽数报复回来。 就因为她是蒙古人,直接将无怨无仇的赵敏杀掉,貌似也不现实。 说不杀吧,好像也不肯定。 毕竟要看事态发展。 同样,赵敏见识了主角的手段,她会去对付主角,这貌似都是需要思考的。 所以写到这,我得好好想一想。 也抽空休息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