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9章 死灰复燃
“主公,如今疆土初定,识字之人少之又少,还是以举荐或自荐为主!”
荀彧想了一下,他觉得自己提出的意见目前有些无法实施,因为疆土的人才太少了,就算制度实施下去也没办法实施,毕竟很多人都不认识字,就算有能力也无法当官。
当官最根本的素质是要识文断字,如果连这个技能都没有的话,那就无法当一个称职的官员。
但是他为了王玄能够听明白其中的含义,特意解释了一下:“科举虽然号,但目前不适合我们大玄,需要等以后教育普及以后,才能进行!
不然的话,很难选出真正的人才。”
“不必这么麻烦!”
王玄听完他的解释之后,心中也不得不感慨,古人的思想虽然被这个时代紧固了,但是他们能想象出来的政策也是符合这个时代的。
如果自己不是来自现代社会,真会采取荀彧给出的建议,因为这个建议是目前适合大玄发展阶段所需要的政策。
但是他来自现代,经历过无数信息洗礼的他自然不会采取这种落后的选拔制度,因为他心中有更好的建议。
随后,他将学校制度说了一遍。
“如今,这个阶段还处于草创阶段,本想请一位大才来负责,结果人家只想看成品,所以只能这样了!”王玄想起哪位请来的大爷,语气中多少带着一丝无奈。
那位大爷不是一般人,他不可能用君主的身份去压迫他,所以只能选择这种退而求其次的办法来解决。、
因为这是目前最好的办法。
“妙啊!”
荀彧听了之后,双眼放光,就像是饿狼看到了食物一样,死死地盯着王玄,他有时候就在想,自己这个主公明明那么年轻,为何懂得这么多。、
这么先进的理论从什么地方得来的。
但是,有时候这个主公又好像什么都不懂,像个小白,还需要他们这些臣子进行指点。
真的很矛盾。
“如此一来,既可给寒门学子学习的机会,又能保障取仕的公平性,这必须由我们吏部来推行!”荀彧知道这个事情让王玄感到头疼,所以就将担子懒到了自己的身上,这是一个臣子该做的事情。
不然,就是不称职。
“也罢,那就交给文若了!”
王玄听后,略微思索下,就点头答应下来:“国子监的事情,已经在做收尾工作,至于疆土内的学堂,还得由先生费心!”
“主公放心,这可是百年大计,属下定会上心!”荀彧点点头,这个事情既然已经认了下来,那他必然会遵守才行。
刘军见两人谈论完毕,才笑着出声:“主公,兵部从疆土各方将军哪里传来的消息,外部势力似乎有些蠢蠢欲动,是否需要提前部署一下?!”
“哦?哪个方向?”王玄听到这个消息,不仅没有害怕,反而漏出了笑容,他本来还想着修养一段时间在对外扩张,想不到现在就有人打自己的注意,真当他是好欺负的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