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然这位小师弟自己都已经有了决定,那么在这件事上,自然就应该听从这位小师弟的安排。
一切事情处理完毕,众人便起程往北,前往普云山。
老儒生点头道:“山主说了,小师弟这次回来,路上肯定会有不少麻烦,所以让我们负责接应。”
当然,有这群书院弟子在,倒是能省去李修平不少麻烦,毕竟一路上谁都知道他们是儒家弟子,自然不会轻易找麻烦,除非是那种根本不怕得罪观潮书院的存在,而那种势力,显然不多。
知道了这些情况之后,李修平便决定先在普云山停留一段时间,将那处遗迹的事情解决再继续北上。
李修平看了书院众人一眼,修为都不低,至少都是元婴期,显然这次迎接李修平,书院确实是做了一些准备的。
当然,就算他当初没有受伤,以他当初的能力,就算加上观潮书院,要解决那处秘境的麻烦也不是什么容易的事情,没个百八十年根本不用想。
可他们这位小师弟的情况有些复杂,将她们带到书院,对书院和儒家倒是没什么影响,但对这位小师弟却不一定。
其实就书院而言,将楚妍的母亲带回去并没有太大的影响,书院与其他那些修行宗门不一样,不怕这俗世间的牵扯,前任山主说过,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儒家就该广开门庭,有教无类。
老儒生笑着道:“小师弟自己回去,和我们来接小师弟,是不一样的,至少书院的态度,要让其他人知道。”
对李修平来说,有没有书院这些弟子的护送,其实并无太大影响。没有书院众人,他自己肯定会遇到一些麻烦和阻碍,从而耽搁时间;有书院这些人,在速度上也一样会有所限制,甚至于还要在一些地方停留,听从书院的安排,两种情况都差不多。
李修平笑着道:“我又不是不认识路,师兄又何必跑这一趟。”
他接着问道:“你们是从普云山过来的?”
在路上,李修平那位应该称呼一声师兄的老儒生已经将普云山这两年的情况都给李修平讲述了一遍,总体来说,普云山的情况不算麻烦,就是那方秘境让书院有些头疼。
一路往北,倒是没有遇上什么阻碍,很快就进入了普云山的地界,然后便是普云山阵仗极大的迎接。
李修平一愣,问道:“这是刘山主的意思?”
他虽然是书院的小师叔,但很多事情也不能直接自己决定,多听听书院的意见和想法,总是好的。再者,他这些个师兄撇开实力不说,年岁总是比他大了很多,见识自然不是他可以比拟,听听他们的意见和想法,不是什么坏事。
其实这种情况李修平早已料到,而且就算是观潮书院出面,要解决一方遗迹所带来的麻烦,数年时间根本不够,所以他当初的想法,也只是让观潮书院将其控制,不让这方遗迹被人打开,从而避免其中那些魔族宝物流落出去。
他能想到的,那位刘先生必然也想到了,他既然做出了这样的决定和安排,必然有他自己的考虑,用不到他来操心。
当然,真要有什么人能威胁到李修平的安全,这些书院弟子也帮不上忙,不过正如那老儒生所说,这是一种态度,书院的态度,也是整个儒家的态度。
当然,普云山的赢面肯定是要大很多,虽说从短期来看,整个普云山的整体实力受到了影响,但却因为观潮书院的存在,让普云山的名声比以往更盛,一些以前普云山接触不到的层次,如今普云山也能够解除。
最主要的一点,不论未来整个修行界如何动荡,普云山都能保持着九门的地位,这只靠普云山自己,是做不到的,特别是如今这种天下混乱的局面。
也正是因为如此,当初普云山所有人刚废除修为的时候,对李修平其实是有着不小的抱怨的,可随着这几年他们发现没了修为之后,得到的好处反而比之前更多,加上修为也在观潮书院的帮助下渐渐有所回复,于是整个普云山,对那位书院的小师叔,倒是没了什么怨恨,相反有些感激。
这就难怪当他们听到李修平到来之后,会如此热情的原因,这可不仅仅只是做做样子的表面功夫,而是很多普云山修士发自内心的举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