卯时过半。
旭日渐东升。
燕军临时营寨内的袅袅炊烟。
亦已全部消散一空。
汤足饭饱后的温宝财、陆青山一行人再度聚于一座营帐之中。
静静地等待着燕军开拔。
随后随着燕军众将士一同前往本部营寨。
至于独自率领麾下袍泽折返本部营寨之事。
自始至终温宝财连想都未曾想过,亦不敢去想。
人贵在有自知之明。
而温宝财此人最不缺的恰恰便是自知之明。
其深知自己屯能够侥幸自匈奴斥候的重重封锁下走出十四人。
这已然属于是那祖坟冒青烟的滔天大运了。
若是不知死活地率麾下十三名弟兄独自折返本部大营。
等待温宝财一行人的绝对是那十死无生的下场。
更何况。
当初夏侯栋仅仅只是命包括他在内的十屯斥候送信。
并未提及送信后必须索要燕军文书并折返本部大营一事。
于温宝财而言。
其此行的使命已然达成。
至于燕军何时开拔,又何时行至本部大营。
此事自不是他一个小小的屯长可以左右的。
也正因此。
无事一身轻后的温宝财自是该吃就吃、该喝就喝,当真是洒脱自在至极。
而此时的温宝财正侧躺在简易床榻之上。
天南海北地与一众袍泽胡侃瞎吹。
「唉。」
「可惜啊可惜。」
「若是此地有酒且可畅饮,那该多好啊。」
不知过了多久,聊的正兴起的温宝财酒瘾忽犯。
不由得猛地一拍大腿,满脸可惜道。
话音落罢。
不待陆青山等人开口。
营帐外忽然传来道道低沉但却又不失激昂的战鼓声。
「咚!」
「咚咚!咚咚!」
「咚咚咚!」
温宝财略作定神,细细倾听十余息后面色猛然一正。
「是集结鼓。」
「走吧,咱们该出去了。」
温宝财收敛起内心散漫,满脸正色地沉声开口说道。
话音落罢。
温宝财率先走出营帐。
陆青山等十三人闻言无不默默起身。
紧随温宝财走出营帐。
然而当温宝财一行人走出营帐后。
却无不双眼略显呆滞地呆愣于原地。
自温宝财等人所在位置望去。
目之所及。
赫然可见数之不清的燕军士卒飞速自一座座营帐中飞速而出。
随后更是以一种远超温宝财一行人想象的速度五人结成伍、两伍结成什。
五什结成屯、两屯结成伯、五伯结成曲。
随后更是以曲列阵,踏着整齐划一的步伐快速朝着中军大纛行去。
又因燕军将士们的步伐太过于整齐划一。
温宝财、陆青山一行人恍惚间竟直感就连大地都在燕军将士的脚下不断地颤抖。
除此之外。
最令温宝财一行人感到不可思议的便是整个燕军军伍集结的过程太过于行云流水。
行云流水到好似将大军集结中的每一个步骤皆深深地刻在燕军每一名将士的骨子里。
「这......」
「这.......这....
....」
陆青山目瞪口呆地望着正以曲列阵,迈着整齐划一的步伐朝着中军大纛行去的燕军军阵。
这这了半天,却始终无法说出一句完整的话来。
「这便是燕王殿下他老人家麾下的军伍。」
「即使是管中窥豹,也很难想象燕军将士到底有多强悍。」
待身旁的数个燕军军阵彻底走远后,渐渐回过神来的温宝财不由得轻声喃喃道。
其似是在与陆青山言,又好似是在与自身言。
「屯......屯长.......」
「咱们大散关何时能如燕军这般强悍啊。」
渐渐自目瞪口呆中走出来的陆青山满脸艳羡地望着燕军军阵消失的方向,满是憧憬地开口问道。
「恐......」
「我哪儿知道啊。」
温宝财内心之言方吐出口一字,便意识到不妥,遂连忙改变话锋道。
「要是咱们大散关也能如燕军这般强悍,那该多好啊。」
陆青山闻言不由得满是憧憬道。
只不过不知为何,陆青山言及至此时,眼神深处总有一股挥之不去的悲意。
其本是读书种,志在金榜题名时,走马观花游长安,朱紫加身耀门楣。
但奈何其方及冠之年,家门便接连遭遇不幸。
最终走投无路的陆青山只能选择弃笔从戎。
希冀着可以通过军功改变自身命运。
故而当其成功进入大散关后。
便毅然决然地选择了危险系数最高。
但同样也是最容易立功的斥候。
可以毫不夸张地说,相较于战死,其更害怕永无出头之日。
然而。
五月下旬本部的接连失利却令其意识到。
那原本被其当做希望的本部,并没有其所想像的那般强大。
且最悲哀的莫过于即使其拼了命地立功又能如何?
只要本部没有大胜而归,一切战功都将会被打上折扣。
「或许。」
「燕军才是我最终的归宿。」
陆青山凝视着已然彻底自视线中消失的燕军军伍。
眼神中的憧憬之色渐渐地愈发浓郁。
只不过此憧憬却非彼憧憬。
「总会有那么一天的。」
就在陆青山满眼憧憬地凝视着燕军方阵消失的方向时。
温宝财轻轻拍了拍陆青山肩膀,随即出言安抚道。
其虽言总会有那么一天的。
但实际上自昨日与那燕军孙百户交谈过后。
温宝财心中便格外地清楚。
若是燕军能够始终做到一日一操练。
那么大散关的众将士便永远不会有与燕军比肩的那一天。
至于超越燕军,则更是无稽之谈。
常言道:「细节决定成败。」
大散关众将士与燕军将士之间便是如此。
三日一练、五日一操的大散关精锐。
如何能够并肩甚至于超越一日一操练的燕军众将士?
况且。
即使大散关众将士亦或者大散关守将夏侯栋想要一日一操练。
也很难真正的做到并长此以往地执行下去。
而之所以这般言。
并非是因大散关众将士不如燕军众将士。
亦不是因大散关守将夏侯栋的权利以及威望不够大。
而是因钱粮。
士卒一日
一练所消耗的钱粮远超三日一练、五日一操所需消耗的钱粮数倍仍有余。
大散关众将士无论军饷也好、日常所需的消耗也罢。
皆出自于朝廷财政。
而朝廷每年划拨的军费就那么多,一个萝卜一个坑。
大散关多占一个坑,其他军伍便少一个坑。
此等情形之下,哪家将领愿意他人多占?
......
......
燕军临时营寨内的一处营帐前。
陆青山感受着肩膀处传来的温度后。
遂不由得将内心想法全部深藏于心底。
「屯长。」
「咱们现在去哪儿啊?」
「是回营帐还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