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说阅读网xiaoshuotxt.cn

繁体版 简体版
小说阅读网 > 军史小说 > 这个魏延不一样 >第二百零七章 欲联姻

第二百零七章 欲联姻(2/2)

 推荐阅读:我在斗破模拟成帝重回现代,我和女皇陛下都下岗了病娇王爷靠我写的剧本苟活龙崽来袭:腹黑娘亲坑娃了吗从提瓦特到休伯利安择日走红被迫成为修仙界顶流宠儿重生:我的女友是个偏执狂于他心上肆意哥也混过
最新网址:xiaoshuotxt.cn

“文长,孔明,孝直,子仲这就是寡人的忧虑所在,如何处理禅儿和荆州一事,还请诸位不吝赐教。”

刘备先将忧虑尽数道来,然后放低姿态向四人请教。

“陛下不必如此,这是臣等该做的。

太子殿下如今已有十五,已然是志学之年,理应寻得一良师传授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之理,当也不负韶华。

孔明学富五车,上知天文,下知地理,德行出众,是我等学习的榜样,在治国、治民、律法、经义上都有不菲的成就,为太子之师绰绰有余!。”

在育儿方面上,糜竺最有发言权,谁叫他儿子糜威,孙子糜照都是良才美玉,所以刘备一开始就向糜竺请教。

而糜竺给出的建议也不出众人所料,就是拜诸葛亮为师,这不仅仅是诸葛亮学识出众的原因,还和他崇高的政治地位有关,作为刘备最倚重的文臣,倘若刘禅拜他为师那以后的帝王之路,恐怕会少走很多的弯路。

更何况在吏治改革前,诸葛亮就是股官拜上公太傅,专门负责教导太子学问的,相信不管是朝臣还是诸葛亮都不会拒绝的。

“子仲此言大善,不知孔明意下如何。”

刘备也觉得有道理,刘禅养成如今的性子和没有接受大贤的言传身教有关,倘若一开始就在诸葛亮身边学习,也不会像今天这样让他伤透了脑筋。

“陛下所托臣自然不会拒绝,不过眼下我大汉正大兴教育,各地的童学、少学如雨后春笋般涌现,何不让太子隐姓埋名,前往成都官学中学习道理呢?。

臣虽能教导太子,但也是一家之言,所涉猎的学识范围肯定没有官学中广,何况太子久居深宫,在见识方面略有不足,常言道: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在典籍中学习治国之道是不切实际的。

臣建议,何不让太子殿下走出去看看,一边学习治国的道理,一边结合实际来验证所学,这样太子就会像陛下一般,文韬武略皆有所长。

另外成都官学中,有很多像休昭(董允),文伟(费祎),巨违(向宠)等优秀的青年才俊,若太子能在学习中和他们结下深厚的友谊,对未来治国有极大的助益。”

对于糜竺的提议诸葛亮自然点头答应,不过他认为刘禅应该离开皇宫,离开刘备专门为他设立的教育机构进入学校中修习,和万千学子一样在实践中出真知,不应该在皇宫中读死书。

寓教于乐,融教于趣,化教于心的道理,在坐的众人都明白这个道理。

而且作为季汉太子,只要他能进入官学中学习,这就意味着在季汉权利顶层对应试教育推行态度的坚决程度,这样会极大减少教育普及的时间和阻力,这样才能在士族完成对推荐制的侵蚀前,将完整的科举制拿出来,彻底扫除在吏治上的积弊。

“孔明此言实乃金玉良言,禅儿如今的生活的确太过优渥,这才养成了那顽劣、软诺的性子,禅儿如此,寡人也有过啊!。”

刘备听懂了诸葛亮的意思,不就是说刘禅在自己的庇护下未经历过风雨,这才养成顽劣、软诺的性子嘛,所以他才一脸惭愧的说道。

其实刘备宠溺刘禅才是人之长情,刘禅作为刘备唯一的儿子,季汉唯一的继承人,加之早年多次突逢大难,使其两位嫡亲姐姐都落入敌手,嫡母甘夫人也郁郁而终,刘备在抱有愧疚之心的前提下,再怎么宠溺刘禅也不为过吧。

如今被诸葛亮点醒,刘备这才翻然醒悟,刘禅不是普通人家的孩子,他是注定万一走上帝王路,注定要肩负复兴汉室的重任的,宠溺对他而言是毒药,不过好在醒悟得及时,此时改正也为时不晚。

“那禅儿的事,就劳烦孔明费心了。”

刘备诚恳的说道。

“放心吧陛下,这些都是臣该做的。”

诸葛亮一脸欣慰的说道,纵使刘备有再多的缺点,单单能广纳谏言,知错能改这一点,就已经超出古今不知多少君主了。

在得到满意的答案后,刘备将目光转向一旁魏延和法正,不过见前者一脸沉思状他也不好打扰,于是随即向法正问道:

“孝直,最近朝堂关于云长督荆州一事争论不止,不知你是如何看待的,你认为云长是否能继续镇守荆州,还请你不要顾及寡人与云长的兄弟之情,为国家大事而畅所欲言。”

解决了刘禅的教育问题,刘备就将目光转到荆州问题上,这也是目前季汉朝堂上讨论最为激烈的一件大事,甚至远在荆州的关羽也听闻了朝堂上的争论,对此关羽也十分好奇,好奇谁能代替自己来镇守至关重要的荆州呢。

“陛下,关将军勇冠三军、军略过人,声威震彻华夏,纵观古今像关将军这样的人恐怕也不多见,既然荆州如此重要,自然要交给关将军这样的人物。

不过如今荆州战事已歇,而关将军又身为我大汉的大将军,可纵观大汉四百年历史哪有常驻地方的大将军啊,这恐怕有失妥当,一旦时间久了会在朝中生出非议,恐怕会被小人所乘,来挑拨、离间陛下与关将军的关系。

因此,臣也认为理应将关将军调回成都履职大将军,负责我大汉的内外兵事,如此才是上上之选。”

法正和朝臣的观点一样,关羽虽然有勇有谋,对刘备也是忠心耿耿,但他不适合继续驻守荆州,除了他性格的原因外,和下一任皇帝刘禅也脱不开干系。

毕竟刘禅和关羽相处时间比较少,有且仅有的时间都是他少不更事的年纪,自然在信任这方面上就做不到和刘备一样,这样很容易受到他人的挑拨和离间,届时造成的后果难料啊。

这一点,他相信刘备应该是听得懂的,对刘禅而言,毕竟古往今来多少亲兄弟为了无上帝位而刀兵相向,更何况领重兵在外,非嫡亲的二叔户关羽呢。

“孝直言之有理,寡人与云长许久未见相见了,看来是得让云长回成都,也好让我兄弟三人好好的重聚一次,自荆州一别,寡人三兄弟有近十年未曾相聚了吧。”

法正的话刘备听懂了,他不是刘禅,他不知道刘禅内心的真实想法,所以法正之忧不无道理,再加上他的确有调回关羽的想法,毕竟朝臣的谏言他还是听进去的,如今连最倚重的人都认为应该调回,那他也没什么可犹豫的了。

另外有一点,如今他们三人都垂垂老矣,多年征战积攒下来的暗伤早已摧毁他们的身体,刘备现在十分担心,担心有一天他们三人再也没有团聚之日了。

“调回云长,那荆州由何人督使呢?”

不过答应归答应,将关羽调离荆州也没毛病,但问题的核心在于谁来接替关羽的担子,倘若这一点不解决,根本找不到理由动他。

刘备的话让几人面面相觑,各自在心中思索片刻后,提出自认为合适的人选。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