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且太子殿下督荆州会极大的鼓舞荆州军民,会使饱受战争创伤的地区迅速恢复,会让新归附的州郡民心迅速安定。
因此,臣认为督荆州人选非太子殿下莫属。”
这些都是浮于表面的理由,另一些魏延也不好说,刘禅现在的性子用单纯的教育已经很难扭转,只能将他扔在前线,用外部的压力来促使他成长,这样才能成为一个合适的君王。
其实魏延一直在思考,是历史上那个能力平庸,性格软懦,最后举国投降的皇帝好,还是一位经过战火磨砺的皇帝好,这一点他想了很久。
最后得出结论,倘若魏延是土生土长的那个,肯定希望刘禅是原来的那个好,毕竟做大臣的谁不希望皇帝是个乖宝宝,对自己言听计从。
可历史经验告诉他,魏延不能这样做,那些盛极一时的权臣最后都没好下场,虽然看起来刘禅性格敦厚,但随着年龄的增大,接触的事物也越多,想法自然而然会发生变化。
人的情绪就像一个弹簧,伱越压得越狠,未来反弹得就越高,有外部压力还好说,可一旦没了外部压力君臣之间会怎样,这一点恐怕都心知肚明,魏延可不想来个养寇自重。
所以,在经过深思熟虑后,魏延决定要着重培养刘禅,不说让他变得和刘备一样,但只要能学到刘备的一半,估计大汉未来几十年就无忧了。
“文长,这是否有失妥当,以禅儿的性格和能力,恐怕难以胜任此重任吧,再一个荆州事务繁忙,公琰、子乔恐怕也无瑕顾及禅儿,倘若因教导禅儿耽误了政事,这岂不是本末倒置了。”
刘备有点犹豫,他倒不是舍不得刘禅去荆州,正所谓:玉不琢不成器,能身临一线去磨砺,他高兴还来不及呢。
可知子莫如父,刘禅的能力如何刘备一清二楚,将偌大的荆州交在他手中刘备实在不放心,荆州可是季汉的复兴之基,这里有近三百万人口,季汉七成粮食产量都在这里,一旦出了问题,如今的大好局面瞬间崩溃。
“陛下可放宽心,本次科举为我大汉遴选出很多良才美玉,譬如费祎、董和、赵统、张苞、关兴、向宠、许钦、法邈等人,他们皆可同太子殿下一起去督使荆州。”
魏延啥也不说,直接把这些人的名字、能力、出身摆出来,有他们在一旁相助,就算刘禅是一团烂泥,也会在他们的帮助下逐渐走上正轨。
而且这些人要么是季汉两千石官吏的子嗣,要么是元从老将的子嗣,他们的利益是和刘备、刘禅的利益相同的,绝对不会做出损害他们父子的事,这无疑会让刘禅的安全得到最大保障。
再一个他们这代人注定是要老去的,刘禅现在才十五岁,未来还有很长一段路要走,因此,他需要组建属于他自己的班底,毕竟老臣的能力再怎么出众,也不一定会得到新帝的信任啊。
“孔明你怎么看。”
刘备并未直接回答,而是将目光转向诸葛亮,希望他能给一点建议。
“陛下,文长所言不差,太子殿下作为未来要继承大统的天子,对治国安邦之策,行军布阵之道,自然运转之理都应有所涉猎,虽无需精通,但一定要略知一二,不然恐会被小人蒙蔽视听。
圣人有云:三人行,必有我师
太子殿下此去荆州,会有众多青年才俊相随左右,德行、才能出众者数不胜数,太子殿下可集众家所长,取自我之道,所以陛下也不用担心殿下的教育问题。
倘若陛下还不放心,可让他们在平日的交谈中,多谈论时政、军策、民生等大事,殿下耳濡目染下定会有所收获,长此以往,殿下所取得的成就恐怕会让陛下惊诧。”
诸葛亮没有直接给出答案,只是将刘备的顾虑一一解决,不就怕没人教导刘禅么,你要不看看这些个青年才俊,随便挑一个做刘禅的老师都绰绰有余。
“另外关将军性格高傲,麾下兵将自然也是如此,不管谁去荆州都很难压服这群骄兵悍将,就算是三将军恐怕也是如此,但太子殿下就不一样了。
所以陛下,臣认为文长说得没错,太子殿下的确是督荆州的最佳人选。”
法正补充说道,不得不说魏延的这个人选,让在座的所有人都找不到反驳的理由,就算刘备也是如此。
“那就依文长所言,就让禅儿代替云长督荆州吧。”
刘备沉吟了一会儿,随后点头同意了魏延的提议。
刘备能同意,除了上述的几个原因外,与他还有刘永,刘理两个儿子脱不开干系,毕竟督荆州是有风险的,万一刘禅不幸殒没,以眼下季汉的发展情况,还是能坚持到刘永、刘理长大的,所以这种低风险高回报的赌局,刘备认为可以赌一赌。
“陛下英明!”
这一场为解决刘禅、荆州问题的小会议,在四人的高呼英明中圆满落下帷幕,相信朝堂中的文武百官,远在荆州的关羽都会对这个人选感到满意的,当然,刘禅就可能有些苦恼了。
……
七月初
悬而未决的督荆州人选终于在大朝会上被刘备公之于众,不过这个结果多少有点出乎预料,但他们在的不是不能接受,毕竟那一长串随同人员名单,只要眼睛不瞎的都知道,刘备这是在刻意让刘禅开始培养自己的势力。
那他们此时横加阻拦,不但会惹恼现在的皇帝,还要得罪未来的皇帝,这种吃力不讨好的事谁爱干谁干,就这样,关于刘禅督荆州的决议被迅速通过。
三天后
刘禅依依惜别父皇刘备,母后吴夫人,两个姐姐,两个弟弟,并在刘备多次的督促下,登上一辆朴素的马车,然后在两千多名甲士的护卫下,晃晃悠悠的离开了生活六年有余的成都。
这就意味着,刘禅和他的快乐生活该彻底说再见了。
本次刘禅的仪驾十分简单,除了人多点以外,和平常世家子弟出门一般无二,一点大汉太子该有的威仪都没有,当然了,这也是刘备特意要求的,拿他的话说:
你是去打仗的,是去拯救万民于水火的,不是去享受的,不是去游山玩水的,从你离开成都的那一刻起,叔至就会按照急行军的方式支援荆州,希望你能尽快适应。
很显然,这是作为一个父亲给他那不成器的儿子一个下马威,好让他知道创业之艰辛,好让他知道他为何能在成都享福,刘备的良苦用心希望刘禅能理解,能尽快成长起来吧,刘备他真的老了。
不过仪驾简单,并不代表随行人员简单,除了原本的太子舍人费祎、董允,偏将军向宠外,还有他的姐夫陈海也在左右,以及没有官身的赵统、关兴、许钦、法邈等官二代,另外还有很多殿试成绩优异的士子相随。
而且关羽离开荆州肯定会将部分将校留下,譬如关平、廖化、周仓、赵累、杨议、糜旸、等人,阵容之豪华,就连魏延都羡慕得流口水。
而且除了年轻人相随外,还有卫尉陈到、中护军陈式等相随,前者作为刘备身边的第二任保镖,将他放在刘禅身边,刘禅的安全将万无一失,后者是刘备部曲出身,算得上绝对的嫡系,有他们二人在刘备放心。
再加上刘禅还携带着神策军的兵符,反正刘备已经把能做的都做了,刘禅未来会如何就全靠他自己了。
……
当刘禅离开后,无所事事的刘备就将目光转向魏延,并隔三差五的邀请他参加家宴,每次都把话题往羞红着脸的刘妤身上引,几乎都快明着说:
我女儿,你娶,还是不娶!。
魏延能怎么办,作为臣子的他当然要听皇帝的话喽,更何况人家长在自己DNA上,自己拒绝就显得不礼貌。
而且家里也天天吹耳边风,说什么打麻将都缺个人,让他再娶个妹妹回来,那魏延能怎么办,自然是勉为其难的答应喽。
这个糖衣炮弹,我吃总行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