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长,你是妤儿的夫婿,也是理儿、永儿的姐夫,我希望你能庇护他们,禅儿性格敦厚,很容易被不轨之徒迷惑,落入兄弟相残的境地。
所以在必要之时,我希望你能站出来拨乱反正,持雌雄双股剑上斩昏君,下斩奸佞,还大汉一个朗朗乾坤。
这是一个父亲的亲求,希望文长你不要拒绝。”
“臣,领旨。”
魏延沉默了一会儿,最后还是点头答应了下来,魏延明白这句话不是说给他听的,而是说给刘禅听的,目的就是让他时刻谨记,在朝堂上还有一个“宣成侯”,只要你敢肆意妄为,刘理、刘永不介意代兄主持朝政。
“将他们叫进来吧。”
吩咐完这些后,刘备心中执念为之一消,整个人的气质又变回之前萎靡不振的状态,看来刘备驾崩就在今日了。
“诺。”
魏延强忍着泪水,他和刘备虽为君臣关系,但更多的是志同道合的理想让他们走到一起,所以用单纯的君臣关系不能描述他们多年的友谊,或许用一个在这个时代陌生的词汇来描述他们的关系可能更加合理——同志。
……
“臣等见过陛下。”
一众文武涌进寝殿,各自怀着沉重的心情向刘备见礼。
“众卿平身。”
刘备满怀期待的环视一圈,发现终究没能看到张飞,心中叹了一口气便将此事放在一旁,开始谈起身后事来。
“寡人征战天下几十载,为复兴汉室夙兴夜寐,半刻不敢停歇,然大汉半壁江山仍被逆贼曹叡、孙权所占据,寡人愧为汉室宗亲,愧对列祖列宗啊。
如今寡人将死,恐无法再同诸卿扫灭逆贼复我汉室,寡人愧对诸位也。”
刘备淡淡的说道,言语中没有不甘只有坦然。
“陛下。”
台下哭声一片。
“寡人一生征战,有子嗣刘禅、刘理、刘永三人,然理与永年纪尚小不足以担当大任,不足以肩负复兴汉室的重任。
今有太子刘禅,性格敦厚,德才兼备,知人善用,可继承我位为大汉皇帝,希望诸卿能尽心辅佐于他,早日扫灭不臣,复我汉室。”
“诺”
“至于寡人的姬妾们,愿意为寡人服丧守寡的,就为她们在章武宫寻一偏殿居住吧,一应支出由内库负责不可怠慢她们。
不愿为寡人服丧的,可给予钱财遣散,让她们返回家中过上正常人的生活,未来不管她们做何选择均不得阻挠。”
“诺”
“至于孤的身后事,一切从简切不可铺张浪费,太子和诸卿可食斋三日代为服丧期,切不可因服丧而荒废了国事,理应以北伐为重。”
“臣等遵命。”
“寡人乏了,都退下吧~”
当国事、家事、身后事逐一安排完毕后,刘备突然感觉到十分困乏,随即挥退众人打算一个人歇一歇。
“臣等告退。”
随着众人退去,大殿内陷入了一片沉寂,刘备细细回味他这波澜壮阔的一生,从涿郡到徐州,从徐州到许都,从许都到新野,从新野到长沙,一路沉浮终成霸业,其中的酸甜苦辣怎能为外人道也。
“咿呀~~”
一声突兀的开门声传来,让刘备回过神来,他用略带疑惑的语气问道:
“是谁?”
“妾身孙小妹,见过陛下。”
见来人竟然是孙夫人,刘备脸上露出惊诧之色,她不是一直寡居在建邺么,怎么突然出现在成都。
一脸憔悴的孙小妹走上前蹲伏刘备床榻边,看着十余年未曾相见的夫君,看着他从当年的雄姿英发到如今的风烛残年,不由让她双眼嗜满泪水。
“小妹,你还是一如当年啊。”
刘备握了握孙小妹的手,看着那张岁月未曾留下痕迹的脸,一脸感慨说道。
“陛下,您还怪我吗?。”
“不怪了,寡人早就不怪了。”
刘备笑了笑,然后将孙小妹拥入怀中。
“夫人,不知可否为寡人再舞一回剑?。”
“诺”
孙小妹应了一声,然后拿起一柄长剑在殿内闪转腾挪,手中长剑如臂使指,挽起一个又一个璀璨的剑花,让刘备不由沉迷其中。
在朦胧中,他仿佛看见自己在战车上,左则是二弟云长,右侧是三弟翼德,身后有文长、孔明、孝直、子龙,子仲他们相随,一起向前方的洛阳缓缓进军。
“北伐,北伐,北伐!”
刘备口中喃喃念叨着,最后在孙小妹收剑后永远闭上了双眼,而孙小妹见刘备驾崩,将长剑入鞘后服毒自尽,她既然选择来,就没有离开的打算。
章武五年(266),冬十月
汉章武帝刘备在成都章武宫内逝世,终年六十六岁,谥号汉昭烈皇帝,季汉举国同悲,百姓们自发褪去华丽的衣裳换上孝服,送这位一生都在为复兴汉室而奋斗的老人一程。
三日后
太子刘禅在成都祭天进大汉皇帝位,尊吴皇后为皇太后,改元建兴,随后下令增开科举,遴选贤德之人以治理地方,并释放政治犯以示恩德。
刘备的去世,也预示着属于他们那一带代人的故事即将落幕,而属于下一代人的故事才开始,时间进入后三国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