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8章 物象千万
微风拂面,飞鸟轻鸣。
暗褐色的道路,从脚下蜿蜒延伸,几个转折之后,消失在前方的青翠之中。
连绵起伏的远山在湛蓝的天色中看来,仿佛是刻在土黄色的大地上,更显雄浑苍凉。
灵秀山不高,距离昭宁城不算太远,位于整个千山道的最北边。
翻过此山再行四五十里,途径玉屏关,便是关内道的地界。
行在山中,很难想象,绵延千里的群山会在这里放缓了脚步,褪去了原本的险峻雄奇,换上一抹柔妆。
仿佛只用了点点树荫,几丛绿林,便将滚滚黄沙隔在了山峰之外。
耳畔车轮声吱呀作响,胯下老马识途,林啸坐在鞍桥上深吸了口气,清凉还带着丝丝甘甜,缓缓吐出,道:“我喜欢这地方。”
坐在马车前室的卓青河面上一笑。“很多人都喜欢灵秀山呢,若论风景秀美,整个千山道怕是挑不出第二这样的地方来。”
说着又道:“不过听提主大人说话,属下总觉得像是初到千山道一般。”
林啸闻言轻笑一声。“我这人寻常时候极少外出,抬眼便是一扇窗子一堵墙,到哪都一样。”
“萝卜”重重打了个响鼻,却被林啸轻磕了下马腹,又给了一根野萝卜,才换来了一两声好像“这次放过你”的哼哼。
林啸不由额头狂跳,心说这马儿也就是不会说话,不然早晚把自己卖了去。
脚下自有“萝卜”带路,林啸也不用扯着缰绳,便将注意力重新落在手中一支尚未雕完的竹笛之上。
自打离了昭宁城,一车三马四人,三天走了百十里地,速度不算快,但林啸很满意。
那国公府的贵女除了打尖住店之外,几乎不出马车半步,更没和自己说过一句话。
目前的状况几乎是林啸认为的,最理想的情形——各自安分,互不干涉,稳稳当当去到中都城最好。
不过很快,他们便遇上了出发以来的第一个选择。
是继续沿着官道,绕过灵秀山,直达玉屏关,还是取近翻山,省些路程。
林啸一向不喜选择,当然,这次也没给他做选择的余地。
当他将两条路径报给马车之内,很快便收获了答复。
也是那位哑嬷嬷传音而来。
说是小姐想走灵秀山,顺便拜访一下云台观,不知是否可行,问问提主的意思。
林啸这人向来是吃软不吃硬的,更何况几日下来,这位国公贵女也没生出什么幺蛾子,自己也没有驳了人家面子的必要,于是直接答应下来,取道灵秀山。
不过说句心里话,一朝进了灵秀山,这六年间早受够了满眼土黄嶙峋的林啸,也终于看到了些记忆中的绿色,就连心情都为之一畅。
刀尖在竹笛最后一个指孔处一剜,林啸吐气一吹,吹掉些碎屑,稍一端详,还算满意。
“提主大人还会吹笛子?”卓青河一边驾车,一边转头问道。
林啸面上一笑。“年少时多少学了点,摆摊卖艺是不成了,全当自娱自乐。”
随手将匕首还给卓青河,又道:“对了,以后别叫提主大人了,改叫师兄吧,听着也没那么刺耳。”
卓青河赶忙摆手。“这,这怎么行?属下怎能叫提主师兄?这绝对不行……”
林啸看他一眼。“不叫师兄,叫什么?叫师尊?我这年龄估计也对不上吧,哈哈哈……”
“这……”卓青河有些为难。
林啸言道:“之前几日终究路上无人,随便叫了也不打紧,这眼瞅着就到玉屏关了,到时四方商贾,龙蛇混杂,再叫提主,太过扎眼了些。”
眼见卓青河还有犹豫,林啸便直接拍板道:“行了,就这么定下了,这真是,我被占了便宜,你却不肯,上杆子不是买卖么?”
说着也不管卓青河,手上暗运真元,将竹笛的些许毛刺扫过一遍,下唇往吹孔上一贴,束气轻吹,便听一道悠扬长音,透林而出。
那笛声初时稍显艰涩,慢慢舒展开来,好像溪水绕石,兀自潺潺,虽不见得如何高妙,却胜在悠游柔转,悦耳动听,宛若秋风流云,怡人心脾。
不知何时,马车的屏帘悄然卷起,那一方悬窗中,正映着一张面带轻纱的精致侧脸。
沿着山道缓缓而行,路随山势一转,入眼却是一座孤悬崖边的半山小亭。
卓青河面上一喜,望着那亭子道:“师兄,解秋亭到了,传说云台观初代观主,云白真人曾在此处会友论道,正是灵秀山上,风景绝佳之地。”
说着又是一叹,难掩失望道:“只可惜,今日亭中有人,不然的话,我等正好在此稍作歇息,看看山外景色。”
亭中的确有人,一个一身灰蓝之人,端坐石凳,双目微阖,面前桌上,放着一把长剑。
笛声一停,林啸眉头微皱,抱拳一声。“道友可是等人?”
那人没睁眼,话音中透着些拒人千里之外的寒意。“的确等人。”
林啸又道:“不知所等何人?”
那人却说:“该是尊驾几位。”
卓青河听到这话,面色一变,暗握了袖中匕首,惊呼一声。“师兄!”
林啸抬手一止,便见马车的的屏帘已经落下。
就听那人继续道:“道友可否入亭一叙?”
林啸含笑颌首。“正合我意。”
说话间也不回头,对卓青河道:“师弟你引着马车先行,到云台观等我便好。”
“师兄你……”
“听我的,走。”林啸只说道。
卓青河面色发急,知道眼下不是争论的时候,深深看了那人一眼,手上缰绳一抖,马车加速,很快便消失在山道尽头。
待到卓青河几人走远,林啸这才翻身下马,在马鞍上一拍,“萝卜”转头瞅了林啸一眼,便自顾自地跑到远处崖坪,吃草去了。
“是匹好马。”亭中那人道。
林啸也道:“的确好马,就是,话有点多……”
“哦?”那人闻言一怔,“哈哈哈……道友却是个妙人。”
林啸含笑摇头,步入亭中,在那人对面一坐,也将背后清秋剑放到了桌上。
此时,亭外天光正好,不知为何,倒让林啸想起了南山郡,银杏山上的山巅石亭。
只不过如今漂泊他处,也不知何年何月,才能故地重游。
“尊驾似乎颇有感慨?”那人问道。
林啸轻声一叹。“触景生情,思乡而已。”
“哦?看来尊驾不是千山道人士?”那人说道。
“的确不是。”林啸承认道,转而又问。“道友呢?”
那人说道:“正是千山道,空刃山。”
林啸一笑。“怪不得道友能准准寻到我等。”
那人也笑了。“家门之下,熟识一些,看来,我是等对人了,不知尊驾可是……”
林啸直接接道:“檀堂门下,千山木川。”
“车中载着何人?”
林啸也不隐瞒。“宁国公独女,慕溪云。”
那人似乎稍有意外。“尊驾倒是毫无隐瞒。”
林啸道:“左右没个善了。”
那人点头。“也是,死人自然透不出话去。”说着又道:“在下空刃山司空忍,见过道友。”
“好说。”林啸忽而又问:“道友怎知我等要走灵秀山?”
司空忍言道:“此处风景宜人。”
林啸哈哈一笑。“道友看来颇懂女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