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3章第二次卖血! 无论是中的年代还是现如今,婚内出轨的事情都不少见,更别说许玉兰这种还不算是婚内出轨。 发生这样的事情,许玉兰的内心之中同样是不愿意的。 可是事情发生了,还能说什么呢? 许玉兰这些年的付出,还有几个孩子,注定了许三观不会和许玉兰就此分开。 一日夫妻百日恩,许三观从一开始的时候就喜欢许玉兰,到现在依旧如此。 …… 朱夏华深吸一口气,被这部《许三观卖血记》完全吸引了进去。 比起《活着》,《许三观卖血记》的故事性更足,而且整条主线逻辑更加清晰。 如果说《活着》里的一些苦难是从天而降,略显突兀的。 那么《许三观卖血记》里的困难,就是有因有果,更加清晰,而且给读者的共鸣感更深。 至今为止,许三观才卖了一次血。 故事,才刚刚开始。 而切入的关键点,不是别人,正是许玉兰和何小勇的儿子许一乐! 许一乐闯了大祸,为了替弟弟出头,一石头将方铁匠的儿子干到了医院,又是吃药,又是打针,还天天挂个吊瓶,每天都要花不少钱。 这个钱,正在气头上的许三观自然要何小勇来出。 “一乐又不是我的儿子,我白养了他九年,他花了我多少钱?我不找何小勇算这笔账已经够客气了。” …… “你去告诉何小勇,我看在和你十年夫妻的情分上,看在一乐叫了我九年爹的情分上,我不把一乐送还给他了,以后一乐还由我来抚养。” …… 许三观的话语真实到连读者们都不仅叹气。 能够做到这个程度上,许三观从旁观者角度来看已经是相当大度了,别说是对血脉亲情极其看重的夏州,就算是在米州那地,谁都受不了自己养别人的小孩啊! 许三观苦。 许玉兰同样苦。 每次受了委屈,许玉兰就会往门槛上一坐,号啕大哭,用哭来表达生活的不幸与内心的哀愁。 可是之中,每一次哭过之后,许玉兰都不会自甘堕落,而是选择坚强的去面对。 许一乐,更是苦! 天底下能够做到公平的父母都很少,那种亲生儿子和继子的偏心情况,理所当然又处处皆可见,更不用说许三观家里的这种情况。 以往,许一乐教训欺负弟弟,许三观都会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可现在许一乐的身份不同了,一欺负弟弟,许三观二话不说,直接一个巴掌就抽了上去! 而再要抽第二巴掌的时候,许三观说了一句令朱夏华都一颤的话语。 “他妈的,这一乐不是我儿子了,我就不能随便揍他了。” …… 虽然只是一句简单的话语,可却能够从中体会出那个时代整个夏州的教育观念。 现如今的时代,家长的体罚或者是打骂已经相当之少了,对于自己孩子的保护可谓是无微不至。 自己的孩子,在学校磕着碰着摔着,家长们都恨不得冲到学校大闹一番,这就是现状。 至于不少成年人,长辈说现在的年轻人,小孩吃不得一点苦,更是有些舍本逐末,本身家长就是这么从小用这样的言行呵护教育孩子的,还能指望这年代的孩子和上个年代的一样? 上个年代,甚至是古时候,都有一个现代人难以理解的观念,那就是: “棍棒底下出孝子。” 社会在变迁,时代和观念都在变迁。 在现代,这样的观念肯定是错误的,可同样有值得讨论的地方,那就是棍棒下的教育,是不是比温和教育更加有效,更能够让孩子铭记道理。 故事中的许三观,对自己的孩子,采用的就是这种教育方式。 一旦许一乐不是许三观的孩子,许三观就不会出手,更是能够感受到作品想要表达的时代印记。 时代印记的细节在时代文中非常重要。 何小勇不肯出钱,许三观没有办法,他不是对一乐没有感情,可这样的槛,谁能过得去啊?! 就在那熟悉的门槛上,冷静下来的许三观,坐在许玉兰的身边终于哭了出来。 委屈与绝望之下。 许三观自然想到了卖血。 …… “妙啊。” “太妙了。” “竟然用这种方式串联起了卖血这个剧情。” 不同于《活着》的平淡,《许三观卖血记》的剧情一点都不平淡! 那个时代,对于许三观而言无疑是痛苦的,许三观自己同样不是一个完人,有着很多毛病。 没有钱,在绝望之下,许三观又想起了“卖血”! 现如今的这个家,现如今的妻子,就是当初许三观第一次卖血后才有的,于是乎许三观就又去卖血了。 第一次卖血是偶然。 第二次卖血,是为了解决许一乐打伤别人医药费的麻烦。 文中对于这一段剧情的描写非常细致,并且画面感十足,特别是许三观在卖了血后,如同十年前第一次卖血一样,坐在饭店,朝着跑堂的喊道: “一盘炒猪肝,二两黄酒!” …… 如果说看到这里,万千老贼的粉丝们还没有完全崩溃,可是随着许三观的这一句话,无数读者都崩溃了! 他们都能够感受到许三观的情绪! 【“我卖血啦!我许三观卖了血,替何小勇还了债,我许三观卖了血,又去做了一次乌龟。”】 许三观朝着许玉兰叫道。 叫声之中情绪复杂,或许是委屈,或许是无奈。 可从上帝视角来阅读这一部,谁能够扛得住许三观的这句话。 “艹啊!” “玛德!” 万千老贼粉丝们攥紧双拳,有很多脏话想骂出去,可是仍然全部积压在心里,不知道该怎么发泄出去! 发泄? 骂谁? 这个故事里,谁有错? 许玉兰吗?还是何小勇? 可委屈到最后,只有许三观自己来抗,就算许一乐犯了事,许三观即便是再不愿意,可依旧只有他能够帮助许一乐。 许玉兰自然是不愿意许三观去卖血的,可许三观的话带着气,直接了当道: “我为什么卖血?!” “我卖血就是为了做乌龟!” …… “这个角色,实在塑造的太出彩了。” “一个小人物,集善良、热心、狡猾、盲目乐观、自我满足于一身,还有着浓厚的喜剧色彩。” 朱夏华喃喃道。 许三观绝对不算是善人,在得知许一乐不是自己的孩子后,为了发泄心里的不痛快也好,为了报复也罢,反正同样出了轨,还惹来了一堆麻烦事。 不过在这些麻烦事过去后,许三观和许玉兰算是扯平了,又回到了从前的生活,真实的令人发寒。 要知道在文中的那个年代,可不像现在有着那么高的离婚率,可婚内出轨的情况并不少见。 一般的家庭遇到这样的情况,都不会选择分家,而是忍。 女性,因为社会地位的缘故,多半是受到委屈的一方。 这一点,至少在女性地位提升不少的现代社会,有了很大的改善。 【老贼这本书的温情,比上本书《活着》要多,可是不知道为什么,我还是依旧有些喘不过来气。】 【只能说《活着》有着不断从天而降的祸事,而《许三观卖血记》更像是一段真实的人生,真实到可怕!】 【第三人称视角的写作也是关键,对大多数的读者而言,第三人称的阅读体验,就是会比第一视角要好很多。】 【呵呵呵呵……以老贼的尿性,这本书到最后,许三观,许玉兰以及三个儿子,估计至少有三个人以上会死。】 【下注吧,我赌全死!老子就看看老贼究竟会怎么发刀子!】 【不死三个,在下把头摘下来给男足当球踢!】 【这够狠的!以男足的脚法,你的头要稀巴烂!】 …… 林秋望着手机,看到这些读者们的实时讨论,嘴角不禁扬起了笑容。 诚然,一路以来,“老贼”采取了各式各样,花里胡哨的刀法,可是没有刀子的刀子,可曾见过?! 就是从第二十章开始,进入到了一个崭新的阶段。 因为那个时代的天灾,就要来了。 许三观同样会迎来自己的第三次卖血! 故事的背景正是…… 大饥荒!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