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7章真正的企业家,不是在监狱就是在去监狱的路上 监察署忙活半天,如临大敌,没想到被蔡胜利摆了一道。 这让所有人都觉得,蔡胜利就是个没有底线的烂人,为了自保举报欧阳卿,把侯平利用得渣都不剩。 还好,这次审讯“暴雷”,没有被他牵着鼻子走更远。 欧阳卿只承认受贿五十万,对于蔡胜利说的另外一百五十万,拒不认账。 侯平一定要验证蔡胜利说话的真假,让大家继续挖。 …… 李大康回到家后,王达陆主动登门了。 两位老伙计一见面,多年的隔阂瞬间烟消云散。 王达陆对欧阳卿受贿五十万这事,很吃惊,但转念一想,城市银行管理混乱。 向外贷款,都有潜规则,除了收取利息之外,还会拿返点,网点里所有人都有份。 欧阳卿作为高管,不拿也待不下去。 王达陆自己坦白,公司贷款都是花钱通过财务公司走账,从来不直接行贿,也从来没有向欧阳卿行贿过。 在官商两界都混过的王达陆,开起了玩笑。 “现在的企业家,不是在监狱裁缝机,就是在去往监狱的路上,大形势是这样,想要干下去,很多时候没有其他选择。” 这句台词,让网友直接笑喷了。 比赛进行了这么多场,还真没有谁,敢这么大胆。 “厉害!一竿子掀翻一船人。” “为了写剧本,林萧都把脑袋都别在裤腰带上了。” “总算知道,他为啥会激怒别人在A网悬赏他的人头了!” “要是他戳我心窝子,我也想抽他!” “我只听说过,发财秘籍都在刑法中,看来是真的。” “我怀疑影视总署的新规,就是为林萧量身定制的。” “尺度卡得刚刚好,不然早就被取消资格了。” “好家伙,林萧真的凭一己之力,让大夏影视圈翻了天。” “这剧越来越刑了!” “老夫掐指一算,也感觉林萧越来越有判头了!” “祁桐苇隐藏得太深了,你们都说他是坏人,但我一直没看出他到底做了什么错事!” 金姐非常直接地评论了一句。 “如果侯平查不到祁桐苇,他就会平步青云,做到江东省一把手,这样一来,是不是谁也动不了他了?” 于争立刻摇摇头。 “金姐这话就真的外行了。” “祁桐苇封顶也就是做到高驭梁的位置,想再进一步,很难很难了。” “但江东省的前一把手赵立冬是进了京师的,这说明,祁桐苇如果腐败,绝对不是大BOSS!” 海晏听完,给他竖起了个大拇指。 “江州现在有几大代表。” “陈石维护的大双服装厂,代表平民百姓的利益,背后依靠谁,只能依靠法律。” “山海集团代表的是,精英阶层里的腐败分子的利益,这是不受法律保护的,所以他们一定还有更大的靠山。” “林萧很聪明,他把官民分得很清楚,侯平是官,但一直在追查真相,争取还平民一个公道。” “这剧为什么叫《平民的名义》,我想原因就在这里吧!” 杨蜜他说这些,顿时恍然大悟。 看向林萧的目光,变得柔和起来。 金姐这次没有回怼于争。 耐性地听完解释后,看了一眼时间。 …… 林萧这边笔锋一转,写到了另一条主线。 周征为了寻找线索,在陌生的国度马不停蹄地奔波。 在一次用餐时,竟然看到了丁一珍。 真是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工夫! 周征怕打草惊蛇,说自己曾经在江州经营一家五金公司,丁一珍视察时两人打过照面。 丁一珍没有怀疑,得知周征是来探亲的之后,心酸得差点哭出来。 并告诉周征,自己是被绑架到这里来的,希望他能帮自己联系妹妹,让她想办法救自己出去。 他可怜巴巴地递出妹妹的地址。 被人发现,赶到后厨大骂了一顿,还强迫他洗碗洗盘子。 周征借口去后厨,看到他悲惨的现状,唏嘘不已。 答应帮他一把。 就这样,丁一珍这条线索,总算接上了。 直播间的网友集体松了一口气。 “贪官有这个下场,让人看得很舒服啊!” “建议把卖力洗盘子的场景录下来,在各个单位门口循环播放。” “丁一珍还是背景不行,真正的大贪,绝对不会这样。” “别天真了,涉案金额太高,社会影响太坏的,一旦上通缉令,终身追责,追到为止!” “那要是丁一珍死了呢?” “他死了,他身上的罪消了,但围绕他的谜团还是会被追查到底的,当我们大夏廉政署吃闲饭的呢!” “太宽容了,死了也该鞭尸,诛九族,让他到了那边也翻不了身才行!” “如果真推行这样残酷的刑法,知道后果吗?” “平民百姓被灭族的事就会每天发生!” 这段剧情,真是大快人心! 系统发出提示,点数已经接近900万点。 林萧吃了一惊。 但一想到现在看比赛的人数基数翻了几倍,也就理解了。 他继续写道。 “欧阳卿被捕之后,祁桐苇惴惴不安,做梦都感觉侯平在针对他!” “高晓芹看得心疼,也在担心侯不按逻辑出牌,一顿乱拳,会直接破坏掉江东省的政治平衡和各方之间达成的默契,引发内斗。” “祁桐苇更怕李大康被激怒,报复江大帮,更怕有人趁火打劫,吞噬山海集团的版图。” “他建议先把一些项目叫停,全面蛰伏,不要给侯平和其他人抓住把柄,高晓芹答应了下来。” …… 大夏总警司陆严,看到一直没有动静的手机,发来一条消息。 激动得眉心跳跃。 原来,是安插在敌人内部的线人告诉他,近期有一桩D品交易。 三天后,会在夏缅边境的一个村庄里进行。 这个线人,陆严培养了数年,总算有了结果,他既兴奋又担心。 毕竟在崇先生身边做事的人,很难保持初心不变。 陆严决定先安排个心腹去踩踩点。 思来想去,除了陆泽,其他人都动不得。 于是,他开车来到了刘雅疗养的医院。 走到病房门口,听到儿子和刘雅谈笑风生,他放在门把上的手又顿住了。 待心神稳定之后,他还是把门敲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