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交易所加龙元,便好似一台开足马力的抽水机,在悄无声息之间吸干了漠南蒙古的财富。 姜太公钓鱼愿者上钩,不然怎么叫博傻呢。 漠南贵族觉得占了大便宜,拼命的抢购,抬高矿山股票价格,大宁都司数银子数到手软。 反正漠南各方都觉得占了便宜,都挺开心。 各取所需,皆大欢喜。 “这多好?” 周世显油然笑道,咱大明是礼仪之邦,可不能学那些西洋番邦的野蛮人,动不动就打打杀杀。 太粗鲁了,太野蛮了,太不是东西了! 咱玩的是同化…… 黄道周自从来了大宁,在交易所,矿山转了一圈,这位大明内阁重臣眼珠子都快瞪出来了。 “哎!” 黄道周手持龙元样票,不由得唏嘘感慨:“书到用时方恨少呀。” 他只恨自己十年寒窗,一心只读圣贤书,对经济致用之学涉猎的不深,如今只能扼腕叹息。 除了大叫一声卧槽,已经无法形容黄阁老心中的震撼。 “妖孽,妖孽尔。” 多智而近乎妖。 周世显微微一笑,与黄阁老耳语一翻,他在这漠南打造了一个龙元区,自然还有一连串的雷霆手段。 他还要在大宁城开粮市,马市,羊市,其实就是期货交易,他要用龙元来掌握这些大宗物资的定价权。 这样的手段别说漠南人没见过,怕是被人卖了,还帮人数钱呢。 有了大明官府把持的期货交易所,再用龙元来决定草原商品的价格,这是很容易做到的事情。 这等于是掐住了漠南的咽喉! 若是日后有人不听话了,便压低牛,羊价格,若是有人敢造反……便直接给他断粮! 没钱,没粮,没马,倒要看看谁还能造反。 周世显大手一挥,指点江山:“从今日起,这漠南便是大明的,世世代代都是大明的!” “嘶!” 黄道周人都傻了,虽说听的一脸懵逼,可他终究是进士出身,竟然被他听出点门到来了。 大明的进士呀,可是全天下的聪明人里智商拔尖的。 黄道周本能的意识到,这一系列的连环计……对漠南蒙古的游牧经济是毁灭性的打击! 漠南王公不放羊,不养马了,改玩股票,炒期货了,不知不觉之间被掐住了咽喉。 这能好的了么? 能在大明当上阁臣的,那可都是心狠腹黑的大牛,几乎是本能的意识到,这多管齐下的策略惊人的杀伤力,简直恐怖。 这下子困扰大明,不,困扰华夏王朝几千年的漠南草原归属问题,彻底解决了呀。 渐渐琢磨明白了,黄阁老眼中精光闪闪,一把捉住了周世显的手,连说了几个好字:“好,好,真好。” 这样的手段,这样的心智,还怕漠南不能长治久安? 若是能将漠南各部,牢牢绑在大明这条船上,则大明平添一支四五万兵力的精锐骑兵…… “好,好。” 黄道周一声长叹,开始怀疑起人生来了,圣贤书有什么用,大明最需要的是范蠡,真不是圣人。 这一趟塞外没白来。 黄阁老咬了咬牙,更加坚定了在江南改良科举,推行新学的决心,不管天下士子怎么反对。 就算阻力再大也要推行下去! “维新,必须维新!” 见识到这经济之学的强大威力,黄阁老眼中闪烁着精光,心中越发坚定,这条路是绝对正确的。 周世显忙道:“阁老英明。” “哼。” 娜木钟在一旁抛了个媚眼,终究是枕边人,对周世显了解的比较深,可真是个大忽悠,又忽悠瘸了一个…… “呵呵呵。” 周世显假作不知,轻笑了起来。 有了大明内阁的同意,紧接着龙元的发行提上了日程,一个龙元经济区好似星星之火,从塞外漠南之地发起。 很快便会发展成燎原烈火! 这龙元事关重大,防伪是关键,各种防伪措施做的很充分,印刷龙元用的纸是川纸。 川纸光亮洁白,且非常耐用,纸张的工艺也非常复杂,一般很难伪造,除非造假的人能得到川纸。 而川纸又是被禁止采购的。 “私自买卖川纸,斩!” 另外在龙元的设计上,周世显叫人加上了很多图案,房屋、花鸟、人物,或者干脆用名家的字画。 名家字画怎么仿? 纸币上还得来上一个密押,每印制一批龙元,都要更换一次密押,官府便可以通过密押追溯到每一批纸币的源头。 另外还有微雕章,微雕章的内容更复杂,通常是几百字的诗词,采用的还是微雕工艺。 微雕这玩意一般人搞不定,就算搞定了也没用,一般来说,官府会在这些微雕诗词里,故意刻错几个字。 这几个错字还很不容易发现,就算让雕刻者自己再雕刻一次,都不可能弄出一模一样的版本。 简直无从模仿…… “好,好。” 黄道周眉开眼笑,将几十套雕版小心谨慎的收好,他要将这些雕版带回江南,江南也要和塞外同步发行大明龙元。 一个龙元经济区就这么搞出来了。 二月二,龙抬头。 大都督府与内阁达成一致,骑兵护卫着黄道周辞别而去,一行人在青石铺成的官道上缓缓而行。 寒风凛冽,卷起千堆雪,不远处的矿场依旧火光冲天,浓烟滚滚,大块的矿石被开采出来。 海量的财富在悄然积累着,有了资本,有了钱粮劳动力,大宁要塞的修建速度自然一天快过一天。 一座棱堡式草原要塞正在成形。 “滴答,滴答。” 黄道周在马背上颠簸着,扔不放心,千叮万嘱:“大宁孤悬塞外,贤侄用兵,千万小心。” 他看了一样东边清廷的地盘,眼睛眯了起来,轻道:“须知百足之虫死而不僵,小心呐。” 周世显点点头,轻道:“知道了,我祝阁老一路顺风。” “珍重。” 互道一声珍重,各自打马离去。 时光荏苒,岁月穿梭。 一眨眼天气转暖,漠南草原之上万物复苏,草籽从地下生长了出来,一切都充满了生机。 三月间,草长莺飞。 天气变得温暖起来,周世显极力宣扬的淘金热潮,终于见到了一丝成效,似乎一夜之间,这塞外草原之上变的繁华了。 天气刚刚暖和了起来,从长城沿线,九边重镇出塞的明人变多了,有骑马的,有步行的,可人人都背着火枪。 就算大明人再喜欢安逸,可总有一些不安分的人,什么江洋大盗,山贼马匪,还有一些杀富济贫的义贼…… 只要没祸害过百姓的,大宁都司,还有军宪司也不追求,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也就放过去了。 这也算不了什么,总比大不列颠儿女王直接给海盗头子发勋章,来的文明多了吧。 什么叫江洋大盗? 错,这叫探险家! 只要能把地盘占下来,还要啥脸呀,一个要脸的王朝可成不了世界霸主,没戏,洗洗睡吧。 就这样又过了几天,李自成,张献忠所部的二三十万俘虏送到了,一下子让大宁府的人口猛增! 这才是开发塞外的重头戏,轻罪的当场就释放了,重罪的在矿洞里熬上几年也能重新做人。 悄然之间,塞外之地,新的秩序建立了起来。 大宁都司又顺势发布了一些政令,在塞外讨生活,和大明腹地是全然不同的,完全是两套规则。 这孤悬塞外的大宁卫,不禁火枪,也不禁甲胄,甚至大宁都司还把这些出塞讨生活的大明子弟组织起来了。 都司衙门不但发火枪,发弹药,还培训射击。 一番大刀阔斧之后,随着塞外的天气转暖,大宁周边日渐繁华了起来,明军休养了一个冬天,渐渐有些按捺不住了。 军心可用,士气高涨。 。牛牛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