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才短短几天呀,揆一在柔佛,爪哇等地的阿芙蓉生意,已经好似滚雪球一般越滚越大。 烟馆一家接着一家的开,金币一箱一箱的赚…… 数钱数到了手软,并且与柔佛,爪哇仅仅一海之隔的棉兰老岛上,又一轮种子已经散了下去。 这玩意种起来实在太快了,在亚热带湿热的环境下,从播种到收获只需要三四个月。 因此带来的利润直叫人目瞪口呆。 “哗啦。” 周世显抓起一把金币,沉甸甸的金币从指缝滑落。 挺好。 “及时行乐嘛。” 腐朽的资本主义呀。 周世显叹了口气,空虚寂寞冷的西欧贵妇,醉醺醺的雇佣兵,与忘忧神药阿芙蓉还真是绝配。 这传播的速度快要赶上瘟疫了,并且荷属东印度公司当局还一无所知……就算知道了又能如何? 随之而来的是一场社会财富的大转移,在悄无声息之间发生了。 转眼过了新年,衙门结束了休沐。 周世显又马不停蹄忙碌了起来,码头上,又有一支舰队缓缓抵达,走下来的是秦王,关中三李,骆养性等人。 “哎呀呀,贤弟!” 骆养性满面笑容,一个箭步,迎了上来。 “兄长!” “贤弟!” 久别重逢,不胜欢喜。 这年月能和周大都督称兄道弟的人,不多了,也就是骆养性资历太老,还曾经是大都督的老上司,才有这个底气。 随着崇祯退位,锦衣卫也同时被裁撤了,其中的精干人员一部分并入了军宪司,另一部分并入了刑部。 刑部又改成了三法司。 如今这位指挥使大人也赋闲在家,专心当起商人来了。 “请,快请!” “不敢,不敢。” 宾主尽欢,向着吕宋城内的国宾馆走去。 这一波来的都是大明皇家商号的大股东,又是一年过去了,到了开董事会分红的时候了。 一时间,码头上热闹非凡。 军兵护卫下,各位董事一个个神采飞扬,也不容易啊,这些年商号为了满足内阁和大都督府撒钱的需求,几乎将家底都掏空了。 这也是没办法的事情,在大明中兴初期,只靠朝廷那点财政收入,远远无法满足大明上下对资金的需求。 差的太远了…… 只是一个松江府的建设,内阁,户部就拿不出钱,更不要说征倭,收复台湾这些对外战争所耗费的巨资。 内阁实在没钱,只好向皇家商号借贷。 可后来,随着大明皇家银号的成立,大明内阁掌握了龙元发行权,更是拥有了中央银行这架印钞机。 于是乎,内阁逐渐有钱了,对民间资本的依赖便降低了,就这么一来,一回,大明的制度…… 硬生生搞成了公,私并立。 这么干行不行呢? 太行了! 这妥妥的就是总设计师提出的改开路线,内阁和大都督府掌舵,关中集团这样的民间资本,在这两棵大树的庇佑下。 发了疯似的开始扩张。 这制度。 一步到位了。 至少五百年不用改了。 可这么干会不会带来后遗症呢,周世显也说不清楚,至少可以维持大一统,又可以倾举国之力迈向大航海时代。 “管他呢!” 这世上本就没有完美的体制,总不能像儒教一般畏手畏脚,甚至为了不犯错,将整个民族自我阉割。 但凡是人,都会犯错。 可因为害怕犯错误,从而对整个民族进行自我阉割,将整个王朝龟缩在中原弹丸之地,不思进取。 这是世上最愚蠢的事! 至少有一点,周世显可以一万分的确定,这么干,可以为大明带来二十年的复兴奇迹。 这就足够了。 至于后人…… 儿孙自有儿孙福,后人,自然后人的智慧。 于是乎,在这场决定大明国运的复兴之中,新兴的大明关中资本理所当然成了最大的赢家。 大明皇家商号的大股东们,人人都赚了个盆满钵满。 “诸位,请。” 将各位大股东迎入了国宾馆,安顿了下来,叮嘱属官一定要招待好了,让这些大股东吃好,喝好,玩好。 周世显还有别的事情要做。 这一次,随着船队一同抵达吕宋的,还有两千多名从各地府学精心选拔的学子,这些学子…… 即将进入大明历史上的第一所水师学堂,也是华夏历史上的第一座海军学院,大明皇家水师学堂。 这水师学堂设立在吕宋最前线,一来可以从西洋人那里,就近学习先进的海军作战思想。 二来彰显了大明霸占南洋的野心。 “稍息。” “立正……” 大红军服,猎猎作响。 “哗!” 两千学子,意气风发。 一张张略带稚气的脸上,写满了骄傲。 帝国荣耀,油然而生。 多年来实行的府学教育,终于结出了第一批果实。 当然了,这些只接受过两三年府学教育的大明子弟,文化水平大概相当于小学三年级。 军事素养,航海技术也远不如同时代的西欧人。 这座海军学院,只能算水师速成班,没办法,如今大明的人才太稀缺了,只好赶鸭子上架。 复兴…… 周世显瞧着这些平均年龄十七八岁的学子,叹了口气:“复兴任重而道远,不是一朝一夕之功。” 可。 “稍息。” 周世显挥了挥手,在两千多名学子面前,发表了一番热情洋溢的训话:“少年强则国强,诸位,奋发吧。” 没什么好说的了。 这水师学堂速成班的教官,大部分都是葡萄牙人,个个都拥有丰富的海战经验,好好跟着列强学航海,学技术把。 这事儿也急不来。 诸事繁忙。 这一忙碌时间便过的飞快。 一直忙到了午夜时分,周世显才拖着疲惫的身躯回到后宅,缓缓坐在了椅子上,将军靴脱下来擦了擦。 房中静谧如水。 略有些疲惫。 “吱。” 房门推开,王,陈两个绝色侍女端着铜盆,引着一对母女走了进来,抿嘴偷笑:“夫君,你看看谁来了?” 周世显一抬头,便瞧见了一个身段窈窕高挑的清爽佳人,正含情脉脉瞧着他,佳人怀中还抱着一个粉雕玉琢的婴孩。 “怡人?” 他明媒正娶的二房夫人突然出现,想来是为了给他一个惊喜。 太惊喜了。 周世显不顾疲惫,赶忙起身迎了过去,瞧着那粉嫩的婴孩瞪大了眼珠,正好奇的打量着他。 “这是……熠儿?” 这是他的长子周熠,如今已经满周岁了。 “呵。” 孙怡人此刻一脸得意。 母凭子贵呀。 她性子一向爽利,虽心中得意,一张小嘴却叽叽喳喳的轻叫起来:“没良心的,你还记得咱们母子呀。” 黄鹂鸟又鸣叫了起来,都是孩子妈了还如同少女一般娇憨,自然别有几分韵味。 “记得,记得。” 这怎么能忘了呐。 周世显赶忙赔上笑脸:“好,好,世妹你厉害呀!” 这位世妹,也是娇妻给老周家生了个大胖儿子,继承了香火,她说啥都对,有些手忙脚乱的将婴孩接了过来。 “哎。” 一种血脉相连的感觉,令人全身上下每一根毛孔都舒展开了。 “熠儿,熠儿。” 一声轻叹。 周身的疲惫不翼而飞。 “哎哟哟,儿子!” 瞧着他眉开眼笑的神情,房中诸女都抿嘴偷笑起来,这孩子呀,真是含着金汤匙出生的。 夜已深,你侬我侬。 被中恩爱,枕上留香…… 打完收工。 二夫人虽香汗淋漓,娇喘细细,却骄傲的挺直了细腰,附耳呢喃:“奴奴好不好,好不好?” “好,好。” 周世显忙不迭的附和:“你能生,多生几个。” 孙怡人不依,夫妻二人便又闹腾了起来,闺房之乐不足为外人道也,只知春宵苦短。 一眨眼便到了正月十五,小吕宋码头上,开完了股东大会,诸位大明皇家商号的大股东又要各奔东西。 各位大股东依依惜别。 秦王依旧是洒脱的性子,哈哈大笑:“咱家去也。” 大明的藩王里头有没有人才? 有。 若是不养猪,人才还是有几个的,比如这位大明秦王,他当年第一个响应朝廷削藩,硬生生将自己的爵位给削了。 如今大明秦王摇身一变,成了万恶的大资本家。 这变身可真够华丽。 这个年代的大明便是如此,但凡是有点资本,只要脑袋瓜子还算清醒,将屁股坐正了,老老实实坐在大明这条船上。 就没有发不了财的…… 当然也有脑袋瓜子真不好使的,比如那些圣贤书读多了,脑袋瓜子变成榆木疙瘩的儒生。 “如此,我等也便告辞了。” 关中三李也纷纷作揖,行礼,登上了海船,唯独骆养性借故磨蹭着,怎也不肯上船。 “骆兄有事?” 瞧着这位前锦衣卫都指挥使,惺惺作态的样子,周世显微微一笑,他可太了解这位老上司。 八成…… 有什么见不得人的私事。 果然。 兴许是锦衣卫指挥使干长了,骆养性一个眼色送过来,贼眉鼠眼道:“贤弟,借一步说话。” 他扯着周世显,走向了不远处停泊的一艘平底大福船,看了看四下无人,才叫人从船上带下来十几个…… 美人儿。 十几个美人儿身段高挑修长,却偏偏又婀娜丰盈,还蒙着轻纱,只露出了一双充满异域风情的大眼睛。 一个个样貌,身段都是上佳,可怎么看都不想中原女子。 这都是西域美人。 “嚯!” 周世显瞧着这位老上司,一时哭笑不得,疯了吧! 大手笔呀。 这都是从哪里弄来这么多西域美人,还个个都是绝色? “嘿嘿。” 骆养性干笑了一声,做出一副神秘的样子,向着西北方指了指,又抓住周贤弟的手偷偷写下了一个字。 “吴。” “噢……” 周世显一下子明白了,轻轻一拍脑门,这事儿可真是太奇葩了,敢情这十来个西域美人儿。 是吴三桂走通了骆养性的门路,专门送来的孝敬他这个大都督的。 西北王吴三桂。 “呵。” 周世显不由得哑然失笑,这两年大明四处用兵,忙着灭清,忙着平倭,又和荷兰人卯上了。 一时间腾不出手收拾这位西北王,看来…… 吴三桂小日子过的不错呀。 有心了。 “哎。” 骆养性偷看着他的脸色,将他笑了,才徐徐叹了口气:“大都督钧鉴,如今这般情势,平西伯心中是有几分悔意的。” 这话可就有学问了。 平西伯是大明朝给吴三桂的封号,大清给的是平西王。 “此番……” 此番除了这十多个西域美人儿,另有一批金银财宝,还有一封书信都一起送来了。 “哦?” 周世显轻轻应了,一瞬间明白了。 吴三桂这个反骨仔主动来巴结他,还送上了这么一份重礼,又是美人儿又是财宝。 这是想招安了吧。 “呵呵,哈哈哈!” 周世显不由得放声大笑:“真是个聪明人呐。” 这位大明平西伯,大清平西王一看到大清完了,而大明中兴之势已不可阻挡,国力,军力蒸蒸日上,又开始琢磨招安了…… 微微一笑。 从周世显冷峻的嘴角,溢出了两个字:“不准。” 这样的反骨贼子,招安过来做什么,别人不知道,他还不知道吴三桂么,这个人可是以汉光武帝刘秀自居的。 若是将此人招安了…… 周世显眼中闪烁着森森寒芒,那些清军入关之后死难的京畿百姓,阵亡在洛阳城下的大明将士,情何以堪? 空气一瞬间死寂。 “骆兄。” 他看了看骆养性,不免提点一番:“小弟有句话送给兄长,兄长谨记不在其位,不谋其政。” “嘿!” 骆养性吓了一跳,忙道:“得咧!” “是愚兄多事,不管了,不管了。” 大都督脸色转冷,骆养性吓的汗流浃背,恨不得狠狠煽自己几个耳光,他知道没有那一次了。 可。 骆养性欲言又止,吴三桂占据了西北那么大一块地盘,从甘陕一直到河西走廊,总不能放着不管吧? “呵。” 周世显冷冷一笑,他自然不会放着不理,这十几个西域美人倒是将他提醒了,是时候收拾西北了。 翌日,军议。 诺大的西北地图缓缓摊开,众将官看的直咧嘴,难怪吴三桂这么大手笔了,这地盘可太大了。 看来这位爷在西北刮地皮,刮的很凶呀。 如今吴军盘踞的地盘除了陕西一部分,还包括了整个甘州,宁夏,一直延伸到河西走廊,到嘉峪关,玉门关为止。 诺大的西北不但水草丰美,适合养马,竟然还拥有一块粮食主产区。 “呵。” 周世显手指敲击着桌子,冷笑森森,这个吴三桂竟然在西北过起小日子来了,这可不行。 “哒,哒。 瞧着西北地图,他目光森森,手指敲击着桌子,盘算着这个仗该怎么打呢,一个大胆的想法冒了出来。 “传令。” 他嘴角微微上扬,瞧着有几分邪恶。 “聚兵。” 驻扎在洛阳的凤威军一部,驻扎在大宁,辽东的镇军休整了这么久,老兵大量退伍,接手了大量新兵。 如今也该动一动了。 随着大都督府一声令下,快船将军令传遍四方。 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 就在正月间,中原各镇,凤威军,漠南古仆从军集结了起来,于大明中兴三年元月发起了平定西北之战。 大军出动,浩浩荡荡。 势如破竹。 半个月后,甘州。 帅府。 大明镇军突然大举集结,以大量骑兵为先导,从陕北,塞外沿着长城两侧压了过来…… 吴三桂险些将大腿都拍烂了。 威严的四方脸上,如今早已是一片苦涩。 “犯贱呐!” 吴大帅这一回,可真是偷鸡不成蚀把米,他在西北小日子过的好好的,可一时突发奇想,想招安了。 吴三桂当然不傻,还很精明,他也想搭上大明中兴的顺风车,可是他精明过头了…… 手欠呀! 吴大帅恨不得把自己的手剁了,没事儿送什么西域美人呀,如今美人送出去,不但没有招安成功,还把狼给招来了。 “悔之晚矣。” 大清平西王委屈呀,都快哭出来了。 厅中众将如王辅臣,夏国相等人,皆面如死灰,可这有怪的了谁呢,早知如此,何必当初。 当年为什么要打开山海关放清军过去呢? 一念之差,遗臭万年。 如今大明翻过身了,终于集结大军来算账了,步,骑,炮,车浩浩荡荡十几万人压了过来。 这是不给大伙留活路呀! “报!” 怕什么,来什么,几个侦骑连滚带爬的跑了进来,传来一个个噩耗,甘州东卫,宁夏中卫纷纷失守。 各卫守军已无心抵抗,一触即溃。 府中更是死一般寂静。 完成换血,换装后的大明镇军,向着吴军所部露出了锋利的獠牙,将进攻打的势如破竹。 步,骑,炮大军滚滚而来,遮天蔽日。 吴军的战斗力其实也不差,可人心早已经散了,士气早已瓦解,哪里还敢与大明镇军对敌。 “将主。” 众部将瞧着自家大帅,面如死灰,还能怎么办,如今这样的局面,大厦将倾,各部已经兵无战心。 只好闭上眼睛等死呗。 可没过几天离奇的事情又发生了……明军一路势如破竹的攻占了甘,宁东部的几处战略重镇之后,竟然停了下来。 明军不打了。 十几万明军陈兵西北,摆出了一副围而不攻的架势,让吴三桂和麾下众将一脸懵逼。 “啥意思呀?” 吴三桂也是一代枭雄,一脸懵逼,对着地图看了整整一夜,渐渐明白过来了,他瞧着明军这个架势好似赶鸭子。 围而不攻,隐隐含着几分深意。 “嘶!” 脑海中一道灵光闪过,吴三桂一下子明白了,大明镇军为啥停下来了,这是给他留了一线生机。 他好似瞧见了周世显那张英俊的脸上,带着的一抹邪笑,此刻他完全明白了大都督的意图。 周大都督嫌他在西北呆的太久,日子过的太舒坦了,提醒他该挪窝了,可是往哪里挪? 仔细看这甘凉二州,也不是退无可退的绝地,往西,往北,往南都是有路可走的,往西出嘉峪关就是吐鲁番了…… 出嘉峪关? “直娘贼!” 吴大帅气的眼冒金星,破口大骂。 周大都督这是逼着他离开河西走廊,逼着他出嘉峪关,去吐鲁番,去准格尔,去和漠西蒙古那帮人抢地盘呀。 这是拿他老吴当壮丁了? 这是阳谋。 如今摆在吴军面前只有两条路,一条路是和大明十几万镇军,在甘凉二州死磕,下场是鸡飞蛋打,全军覆灭。 这是一条死路,走不通。 可另一条路…… 从嘉峪关往西,打出去,还有那么一线生机。 “周世显!” 吴三桂气炸了:“直娘贼!” 这也太欺负人了,周大都督摆明了赶着他往西走,这是让他去漠西,去天山山脉送死呀! 那地方…… 是随便能去的吗? 敢情他老吴领着兵在前头和蒙古人,和那些凶残的西域土著打仗,抢地盘,大明镇军在他屁股后头吃现成的? “直娘贼。” “你姥姥!” 帅府中吴三桂暴跳如雷。 可王辅臣,夏国相等部将一脸苦涩,赶紧上前劝了几句,如今,如今大伙还有别的选择么? 这是阳谋,半点不假。 吴三桂暴跳如雷,在帅府中发了一通脾气,可是很快也泄气了,不让呆,那就走吧。 不然还能怎么办呢。 “罢了。” 出嘉峪关,去漠西抢地盘还有一线生机,能活着谁愿意死呀。 于是乎。 离奇的一幕在西北大地上演了,十几万明军每天行进三十里,多一里不走,少一里也不走。 于是乎,大明镇军不紧不慢好似赶鸭子一般,硬生生将吴军赶出了河西走廊,赶出了嘉峪关。 这叫礼送出境。 吴三桂也豁出去了,把心一横,领着勉强集结起来的三万多关宁精骑,一溜烟的向着吐鲁番,准格尔盆地的方向去了。 这一去…… 怕是吴大帅这辈子再也回不来了。 可吴军西迁,吐鲁番,准格尔那边的漠西蒙古人不愿意了呀,很快和吴军发生了激战。 还别说。 吴军不敢和大明镇军死磕,可是一走出嘉峪关,便显示出了不俗的战斗力,几次遭遇战将漠西蒙古的几个大部落,打了个落花流水。 没过几天吴军又把吐鲁番王城攻下来了。 终究是当年的关宁精锐,战斗力真不弱,没几天西北王吴三桂又变成了吐鲁番王…… 。牛牛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