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现在看来,由于和林丹汗讲和,加上要对付代善这股叛徒势力,皇太极就不得不重新推翻先前的计划,而是得先解决了国内的叛乱,才能转过头来继续西征察哈尔。
更为头疼的事情是明国如果一心要扶植代善,那金明两国的战争,就会更加充满变数。
“希福,你出使有经验了,这回就替朕出使一趟明国,你去北京,告诉那崇祯,要他们不得支持我金国的叛徒代善,不得放代善进入明国境内。否则的话,朕将派出大军,杀入北京,挫败他们和代善联合的阴谋!”皇太极恶狠狠交待道。
希福,全名为赫舍里·希福,隶满洲正黄旗,清朝初年大臣,自女真哈达部归附努尔哈赤,历任内国史院承政、内弘文院大学士,兼通满、汉、蒙三种文字,屡次出使蒙古、察哈尔、喀尔喀、科尔沁诸部,处理军政大事。
就在几个月前,皇太极准备征讨察哈尔,于是就派希福出使科尔沁征兵。当时土谢图额驸奥巴则认为,此行危险劝希福不要冒险前去,但希福以“君命不可辞”为由慨然前往,不辱使命。
这一回,皇太极则准备让他出使明朝,威逼明朝放弃支持代善。
“臣遵命!”希福赶紧拱手上前领命道。
“你等会就出发,快去快回,回来的时候,我在沈阳等你!”皇太极催促道。
从西拉木伦河到北京,将近七百多里地,这其中还的穿过蒙古诸部的地盘,更会靠近察哈尔的统治区域,这一路上没个半个月,也到不了北京。
不过皇太极心急如焚,他必须要立即遏制住明朝和代善勾连。
否则的话,他在辽东,就会直面两个敌人。
这两个敌人,目前都难缠得很。
这时候,从刚才就一直没说话的李永芳,却缓缓站了出班列,然后对皇太极建议道:
“陛下,臣以为,代善之所以要逃跑,势必是因为在辽沈一带不敌我各路大军。如今我军已经有阿敏、莽古尔泰以及犬子李率泰三路追击大军,外加豪格贝勒一路大军,足足四路大军围剿,就算那个什么朱信再有能耐,那代善再怎么折腾,那也逃不出辽东。其实,臣窃以为,我军主力与其匆匆班师返回沈阳,倒不如改变策略,干脆立即南下,进入敖汉、奈曼和科尔沁之领地,陈兵明国边境,威胁明国之义州、锦州,逼迫明国放弃支持代善,再调头收拾代善。如此一来,叛乱必定平。”
李永芳这番建议,顿时让皇太极思维开阔起来。
现在就算主力大军返回沈阳,事情也已经于事无补。
代善之所以作乱,完全就是因为明国那原本名不见经传的小小参将朱信挑唆而起,朱信是明朝的边军边将,要解决祸乱的源头,不仅仅只是攻打围剿代善,而是调头好好收拾下明国。
原属于察哈尔的敖汉、奈曼两部,已经归附金国,这两部领地,正好靠近明国的义州和锦州。大军南下之后,不仅可以威压察哈尔诸部,还能乘机威逼明国。
只有让明国知道,谁的拳头硬谁才是老大,明国才会放弃对代善的支持。
“此计妙哉!此计妙哉!立即传令下去,拔营南下,目标直指奈曼!希福你也赶紧启程,先行去北京,告诉崇祯,胆敢不从,立即大军压境!”皇太极主意已定,决定要和明朝再死磕一回。
“对了,要崇祯必须严惩那个什么朱信,胆敢不从,我大军压境,看他们怕不怕!”皇太极一提起朱信,顿时又气得咬牙切齿。
···
威宁营,太子河南岸。
指挥着十万军民刚渡渡过太子河,朱信心头大石才刚放下,就忍不住“阿嚏”一声打了一个喷嚏。
“谁他娘的又在我背后说我坏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