并且,这一策略,也得到了崇祯的大力支持,接下来朝廷的政策,也是按照这一战略设想进行贯彻。
三天之后,在袁崇焕北京的府邸,袁崇焕叫来朱信,再一次确认几件事情。
“今天叫你来,不为别的,就是之前我已经向圣上提出的几项建议,都得到了圣上一一支持。只是,我还要一事想不清楚,这还得需要问问你才行。”
身穿一身儒服的袁崇焕,端坐在案几面前,正为朱信倒满茶水。
袁崇焕本就是一介文人,当初他正是凭着一腔热血,这才步入军界,并且还成为了执掌一方的督师,如今更是控制着辽东军政大权。
“督师请讲。”朱信可不客气,一把抓起案几上的葡萄,直接就大口大口咀嚼起来。
“圣上有问,将来皇太极被灭之后,要将清国清王如何对待?是要他继续继承原来建州之领地,还是虚悬一国之王成为内附藩王?”
袁崇焕笑笑,在他心中其实早已经有了答案,只是不知道该用如何方式向朱信说。
李成梁和努尔哈赤的事情,就连市井小儿都已经知晓。
当年,爱惜将才的李成梁很看重努尔哈赤,从此视他为养子。不仅着力培养他在军事上的能力,还有意带他出入明廷,让他开拓视野,增长见识。
努尔哈赤是个极为聪明的人,在追随李成梁的几年中,他不光武艺精进,还在多次征战中,在兵法战术上积累了丰富的经验。
因此,努尔哈赤对李成梁非常恭敬,二人关系亲密如同父子。
不过,努尔哈赤胸有大志,并不愿屈居在李成梁的麾下,做一员小小的武将。所以,很快他便以“父亲催他回家成亲”为由,离开了李成梁。
后面的事情,自然就是努尔哈赤后来凭借着十三副铠甲骑兵,从此为祸辽东,并成为大明的劲敌。
也正是因为有李成梁对努尔哈赤的“养寇自重”,这才造就了大明这样的可怕敌人。
袁崇焕做不了李成梁,更不想养寇自重。
“代善,毕竟是鞑子·······在圣上看来,毕竟是非我族类。”
袁崇焕说出这话的时候,也悄悄用眼神瞥向朱信。
毕竟,朱信经过辽沈大捷,在辽东军民百姓当中,十分具有威望,就连代善也视其为首领而听从。
朱信在辽东,乃至在代善这伙人当中的能量,已经十分强大,可不再是过去那小小的团山百户了。
朱信早已经猜到,朝廷对于代善,肯定是心存疑虑的。
可没想到,就连袁崇焕,也这样主动提了起来。
说到底,袁崇焕也不过只是统治阶层当中的一员,带有这种思想,也属于正常。
“督师,正所谓用人不疑疑人不用,代善能带着一家老小,还有金国的原来那帮中枢文武前来投奔,自然已经是表明是真心投效。如果他不是真心,当初他完全可以继续留守沈阳,大可不必随我一路艰辛南下!对于将来清国如何安置,其实我早已经有了一个想法,这事情也和他们沟通过,他们并没有表示反对。只是,现在最为头疼的事情,就是要先解决皇太极。”朱信笑道。
皇太极都还没被解决,就别老想着“非我族类”这种狭隘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