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子过了一天又一天。
宋清朝这边所有的进程都在有序地进行中。
她的队伍又吸引了好多人前来投奔。
不管是自家的人,或者是来讨饭吃打零工的,都渐渐增多。
她宋家的名号也算是打了出去。
如今在岭石谷西北角这边也算是一个霸主。
因着宋清朝隔三岔五又往看守的士兵那边送些钱财,所以他们对宋清朝这边的动静也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的。
只要不闹着要造反,安安稳稳上工,他们就当看不见了。
而宋清朝确实如在外面人所说的那样,在这劳役中捞到了一个闲职。
每日只需卯时出门,辰时坐到矿前面登记的桌案前就好。
工作也不复杂,只需要登记矿工所搬运的数量即可。
她整日面对的矿工大部分都是她的人,所以工作起来倒是格外的省心。
唯一有一点不顺心的,便是原先负责这差事的老先生。
也是听人说这先生之前是个秀才,后来也是被连累才到了这个地方。
研究了一辈子的学问到头来却只能落于这小小的账铺之中,空有一腔热血,却只能对着矿山抒发寂寥。
他倒是也没多难为宋清朝,只是每日冷冷清清的。
宋清朝也明白这“文人的清高”。
所以她也无心收买又或是怎样。
只是每日离去前会在桌案上留下一本书。
她为了御寒所制作的挡板和火盆也依旧留着。
无他,只是在这荒山野岭里,遇到这种人太过难得。
她的班只有半日,所以每日午时结束她便会收拾东西前去与另一个矿前的暮暮结伴返回营地。
也是因为她给官兵的实在是太多了。
所以劳逸那边对旷工也松了口子。
那些旷工只要完成标准的份额,便可以离开。
宋清朝的人大多都得到了锻炼,身体较之常人来说好得太多。
所以普通人需要干一天的量,他们几乎也是半日就干完。
这样不仅效率上来了,官兵那边还能剩下一批“粮草”。
他们从宋清朝身上捞的油水加之剩下的粮草真的很多了。
而且矿工为了早日下工,每日干起活来都很卖力,也不需要官兵扬着鞭子费力地看着了。
他们是既得了轻松,又有了钱财。
所以看宋清朝就更加顺眼了。
再说宋清朝手下的这帮人。
他们每日就是想着快些将劳役做完,然后回到自己的小家和家人歇息片刻。
他们也从未想过逃跑。
因为看着如今的情形,就算没有立功出去,在这里生活也很好。
很可能出去了过的生活都比不过这里。
所以相比出去,他们更愿意跟着宋清朝吃香的喝辣的。
再者便是若是每日上工的时候是会点名的,若连续三日点名不到,那便默认此人是死去了。
没了姓名,身份,就算从这里逃了出去,也难逃一死。
更何况这周边戒备森严,岭石谷外三百里又是北蛮的地界。
往哪里走都是死路一条。
所以不如留下。
宋清朝要求上工的时间是未时。
他们从劳逸的工地回到住所能休息一个时辰。
宋清朝是真的做到了让他们吃饱穿暖,所以他们现在也是真心为宋清朝做事。
到了时间便会主动的去自己所在的队伍和兄弟勾肩搭背的。
那热情洋溢的劲头让宋清朝看了,都会怀疑自己,是不是给这帮人下了什么迷药。
宋清朝也依旧如往常一样隐藏着自己的实力。
在大部分人面前,她就是个柔弱的大小姐,而且还很容易生病,整日除了上工,大部分都是闭门不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