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子被拦住还懵了一下,但转念一想便明白这些人怕是误会了。
沈清浅是不能死的,且不说她医术了得,就说她献出了炸药方子让大周短短几年便收复失地,边关将士伤亡不及以往半数,这就是一件了不得的大功。
后又进献了火漆竹筒,去年更是拿出了烟花的制作方法,孙太医正在研究,等研究出来大批生产卖入民间及周边小国,银钱用于充盈国库,这几年打仗所耗费的粮草金银也能补回不少。
谁也不知道沈清浅以后还能拿出什么,因她从不曾以此为由索要爵位或为家人谋划前程,甚至因惜命不敢对外透露半句,自然也就不能载入史册,顶天也就是受了委屈找太子告黑状。
就连皇帝也一改从前的强硬态度未曾将人扣下为己所用,而是叮嘱太子尽量满足她的要求。
为君者求得是什么,不就是在位时国泰民安受世人称赞,百年后史册上多添两笔,被后人敬仰。
而沈清浅带来的东西正合君心,皇帝不想让她死,太子更不想让她死。
太医院那些太医是什么样的人太子最是清楚不过,有本事的很多,有胆色的却没几个。
沈清浅在东宫中毒免不得他们不会多想,一群成了精的老狐狸最会趋利避害了。
此时已经赶到东宫太子妃偏殿的太医们确实极为苦恼,清儿昏迷前写下了线香中所用的药材,想解毒不难,可这些毒物就是奔着要人命去的,一根一根点燃闻得少没什么大事,日积月累才会致命。
清儿为了闻出里面有什么直接点了半捆,还猛吸了好几口,这与直接服毒有何区别?
现在再想解毒只能下猛药,猛药伤身免不了有些后遗症亦或者影响寿数,既然已经着人去请了孙太医那他们这药方子开与不开可就得好好斟酌斟酌了。
在东宫太子妃寝殿中毒,这毒是给谁下的不言而喻,太医们不想趟这趟浑水,想把事推给孙太医,反正这是他的徒弟,他就算下了猛药也不会被太子怪罪。
就像当年的盛二少爷忽然手足麻木不听使唤,太医难道看不出他是被扎了针吗,可他那几日也只与被刺的陆大人有过节而已,反正养几日就能好,何必说出去引的侯府和尚书府翻脸,到时候说不定反倒被怪罪多嘴多舌呢。
太医用药大多十分平和,毕竟身上背的是全族的生死,这下猛药的事哪怕十拿九稳也不敢轻易决定。
所以太子来时看到的就是好几个太医围在一起商议,商议了半天也拿不出一张完整的药方。
几个太医见太子前来忙行礼问安,然后便面露难色的开始倒苦水。
“沈小大夫吸入了不少毒烟,毒入肺腑若想彻底根治怕是不易。”
另一名太医忙接道:“沈小大夫昏迷前已将线香中所用药材写出,每一样都是大毒之物,且不知是否有所缺漏,若想解毒还是要先将线香中的毒物一一解出。”
“是啊,但臣年纪着实不小,这鼻子怕是不灵光了,哪怕如沈小大夫一样点上半捆怕是也闻不全便要倒下,此事还是要寻孙太医前来,他对毒药颇有研究,毕然会比臣等更有把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