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行至第二百七十二手时,是这盘残局的最后一手。
李伯阳已经是汗流浃背,不仅是被棋中博大精深之意所吸引,还有透骨的杀意漫延棋外,简直如同自己跟自己搏杀一般,不论结果如何,李伯阳都要受伤。
李伯阳暗道侥幸,自言自语道:“幸亏棋局就此中断,不然老子真要受伤了。”
随后长出一口气,平定了一下心情,默运倒行逆施心诀,闭目冥思。
虽然:
佛修清净,与世无争。
道修无为,顺其自然。
儒修出世,规范行为。
但欲望却是最大的魔障。任何动物饥饿的时候都会寻找猎物,为了生存而发起攻击。
只不过这种攻击性被三教的教义、规则以及道德所束缚,压在心里,形成了潜意识的犯罪感。这种犯罪感或多或少都有冒出头的可能。
因此,围棋应运而生。
相传围棋是上古大能们为了化解心中戾气,而发明的一种修炼之法。
内心的一切想法都能借助对弈得以展现、发泄。换之而来的则是消化了对修为不利的魔障。
而且围棋是唯一落子后不再走动的游戏。
落子无悔即是:人生不可重来!
这是对世人的警示:万事皆要三思而后行。
围棋也是一种格局的体现,小局、大局,真局、假局、伪局、骗局等等,层出不穷,环环相套,充分体现了奕者的思想和心计。胜败皆在一念间。
回首一枚枚静止不动的黑白子,就是自己布的局,就是自己走的路。有对有错,或矛或盾,招招凶险,步步惊心。
也就知道了为何失败,缘何成功,得与失尽在每一步之中。
同时围棋也是一种平衡术,厚薄的平衡,攻守的平衡,深浅的平衡,繁琐与简单的平衡,全局与局部的平衡等等。
围棋蕴含无限哲理,幻化无穷,集儒释道为一体。所以,围棋实乃大道。
奕者无不受益匪浅,所以不论凡人界还是修真界都大行其道,高手辈出。
李伯阳知道修真界当今就有一个门派:奕林派。
该派以围棋之道修炼,实力虽不如八大派,但能在古冥墟站稳脚跟,也不可小觑。
当下不再观看棋局,随手擦了擦额头上的汗,闭目默运倒行逆施心诀,平服激荡的心情。
自言自语道:“这是哪两位高人的对局?竟有如此魔力,差点让老子不能自拔!”
思前想去也找不到哪位前辈的棋风与这二人相似。
于是忍不住睁开眼睛,再次观瞧棋局。
奇怪,棋盘上的杀意已然荡然无存,无影无踪。又看了一会儿,竟然也没有看出什么苗头。
李伯阳百思不得其解,于是再次把棋子装入棋盘,重新来过。
再次摆谱,给李伯阳的感觉是:
棋盘上的杀意不再是先前那般凌厉。不再是先前那般每一手都是绝杀,毫不退让。
随着棋局的进行,虽然双方锋芒尽藏,但杀意却越来越厚重,直压得李伯阳心头沉重,喘不过气来。
李伯阳尝试默运倒行逆施心诀,但自己的心神已经在棋局内,根本无法自拔。
咬着牙摆完棋谱,仰天便倒,大口喘气。
片刻后,默运倒行逆施心诀,这才平服了自己的心境。
此残局当真如一把利刃,简直是杀人于无形。
再回忆双方行棋的风格,恍然大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