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王这个时候在做什么呢?吴王一如既往的在自己的大帐中,一边听着战报,一边对工匠大加赞赏,不过这次并没有用银币来赏赐,而是传令大吴国总长李德,按军功赏赐工匠家人,惠及直系三代。这样的奖赏,比之个让到的奖赏更加荣耀,工匠们更加感激万分。这些工匠抛家弃子,跟随吴王碾转征战,不就是想为家人挣个好处么?
在这个奖赏的刺激下,沙漏的研制快马加鞭。两之后,吴王大帐内堆放了大大百多个沙漏。吴有道一一验看之后,非常满意。工匠很用心,制作不同的精度适应以不同的要求。当然,吴王的沙漏是最精密的,有四十袄刻度,刻度线条粗细有别,看起来很便利。吴有道又传令依照前例赏赐这几位工匠的家人,同时让工匠挑选几件沙漏,派人护送回大吴王城,吴有道要用沙漏改变这个大陆的计时方法。
五个万夫长被找来,每个让到一个精致的沙漏。吴王让工匠讲解沙漏的计时方法,并告诉他们,以后军队的行动在时间上要更加精确。
对于如何接管五通城,吴有道有了新的想法。一方面是,大吴再也派不出来人手了。一座城市完全接管至少需要几十人,已经占领的这些城池,已经完全掏空了王城的底蕴,各个部门的人手一降再降,已经有些运转不灵了。以前听到吴王的胜利,还是痛并且快乐着,现在听到吴王的胜利消息,没有了快乐,只有痛了。留守王城的大臣,几次上书陈情,希望吴王手下留情,不要再从王城要人了。
另外一方面,吴有道也不想继续调用大吴的人员了。山前国不比大吴。大吴是游牧为主的经济,落后于山前国的农耕经济。不同的经济有不同的管理方式。先进地区的人去管理落后地区,会带动这个地区进步,落后地区的人来管理先进地区,会使这个地区落后。地球上就有过几次这样的事例。大元的铁骑,满清的铁骑,占领中原之后,用他们落后的圈地放牧方式,先后使宋代和明代发达的经济倒退数百年。
因此可以预料,如果调用大吴的人员来管理山前国,势必会使山前国的经济倒退,这是吴有道不愿意看到的。于是办法只有一个,就地取材,用本地人管理本地。至于选用的本地人忠心与否,将来大一统之后,就不会再有其他的可能了,一些的问题,则可以考虑采用异地轮岗的方法解决。
而且,采用就地取材方法,也给山前国的人一个定心丸。因为这样一来,国家还是自己的国家,城池还是自己的缺家,也不用担心那些一身羊膻气的野蛮人大街纵马祸害。
吴有道面对山前国,有一种感觉,在这个大陆上,这个国家就像一个精美的瓷器,很珍贵,若是不心打破了,自己一定会后悔莫及的。
那应该怎么办?记得孙子兵法,上兵伐谋,其次伐交,其次伐兵,其下攻城。最好是服罗纳德投降,那样就可以免动刀兵了。看来,自己不能总是坐在大帐里笑看下风云。该出去走走了。
打定主意,吴有道找来几个万夫长,自己要出去走走,大军继续向四季城进发,并嘱咐先围城,再攻心,这次吴王对万夫长提出要求,尽量不要硬攻,在现在的大军压境形势下,对方有很大的可能投降。只是注意,大吴接管城池后不虚滥杀一人。最后,遇到事情,几人商量着办就校自己的去向对外面要记得保密。当晚,吴有道踏上白云,向工城飞去。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