震惊的同时,刘掌柜却想的更多,如果是一般的古泉五十名珍,即便珍贵,但也不至于让谢老慎重到这种地步。
古泉五十名珍,虽然对于外界来说是极其珍稀的,但以谢老的地位和丰富藏品,并不上算什么不可求的东西。
既然如此,那便只有一种解释,在这二十多枚的五十名珍中,定然潜藏着某种极其罕见的珍品,甚至是孤品。
以谢老的身份,连他都要如此慎重对待的东西,刘掌柜真不敢想象这是五十名珍中的哪一种,因为他脑海中的那几个猜想,每一个拿出来都会引起泉界的大震动。
与此同时,刘掌柜看向赵辰的眼神也变了,先是千年血玉,又是唐伯虎的桃花扇,现在又拿出二十多枚的古玩五十名珍,他不知道在赵辰的手中,还有多少是没有拿出来的。
从赵辰身上透露出来的信息,刘掌柜实在是不敢多想,因为他发现这个赵辰实在是太过于神秘了。
相比于其他人的震惊和猜想,赵辰倒是要平静了许多,本来他就知道这些铜钱不是什么寻常的东西,只是对其价值和来历一无所知罢了。所以,当谢老说出这二十多枚铜钱很可能是那什么古泉五十名珍的时候,赵辰并没有太多的意外。
赵辰在等谢老接下来的解释,因为他知道谢老既然引出了古泉五十名珍这个话题,肯定是会继续下去,并且对桌子上的这些铜钱进行一个清晰的阐述。
果然,谢老的声音继续,只听他继续说道:“刚才我仔细地看过,这二十多枚铜钱一共分成两种,这两种名珍的名字想必你们都有所听闻,分别是大齐通宝和天显通宝。”
谢老的话一出,室内尽皆哗然,无一不是目瞪口呆的表情。
凡是了解古泉五十名珍的,没有人不知道大齐通宝和天显通宝这两个名字,对于这两个名字流传的辛秘和所蕴含的意义,不是三两句话可以说清楚的。
“大齐通宝”,是南唐开国皇帝李弁铸造的第一种南唐钱币。据史料记载,李弁铸造的“大齐通宝”,钱文纤细清晰,工整有力,宽缘,平背,色泽浅黄,直径约22、5毫米,厚约0、8毫米,重约3克。
因为大齐通宝唯其罕见,所以弥足珍贵,是中国古钱“五十名珍”之一。
就目前已知,大齐通宝现存世仅两枚,一枚的右上方缺一角,古泉界称之为“缺角大齐”,另一枚的钱上钻有4个小孔,被称为“四眼大齐”。
关于这两枚具有传奇性的残缺大齐通宝,泉界一直都流传有说法。
“缺角大齐”由清朝的江南名士戴熙所藏,当时就有人愿用高价收买,戴不忍割爱,太平军攻进杭城,戴投水自尽,死前将大齐通宝等物深埋地下。后人为了得到这杖稀世真品,争相购买戴宅,掘地数次,终无所获。
“四眼大齐”是上世纪20年代泉学家戴保庭和朱克壮在西江鄱阳农村孩童踢的毽子上发现的,此枚大齐通宝虽然不缺角,但因为做毽子,被钻出四个小孔。后被着名收藏张叔驯重金购得,藏之密室,从不示人,且因而自号“齐斋”,其对“大齐通宝”的珍爱可见一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