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祀在一旁听着郭嘉的分析,不禁暗暗在心里为之拍手叫好:好一个鬼才,郭嘉真是料事如神!
“这么说,他要招纳刘备为妹夫,也是他为了自身利益下的一招棋?”董祀问。
“当然。”郭嘉说:“东吴内部其实并不是铁板一块。他们中间分歧很大的。”
董祀继续问:“郭兄,那你如何知道这些?难道你在东吴内部派有间细?”
郭嘉笑了,他没有正面回答董祀的问题,而是反问道:“你不相信我的判断?”
“不是。我只是好奇这个判断的来源。”董祀答。
郭嘉并不理会董祀的好奇,继续对曹操说:“东吴内部现在有三种势力。一是孙权本人。他的目的是守护东吴现在的疆土,安于现状。”
“嗯。周瑜呢?”曹操喝得有点高了,但是从他的眼神和提问中,能看出他还是头脑清醒的。
“周瑜,此人智慧高强,目标远大,非常人可比。”郭嘉对周瑜做了一个完整的评判。
董祀好奇地问:“这么说,周瑜和孙权之间并不是完全一致的?他们有分歧?”
郭嘉点点头:“当然。周瑜和孙权的兄长孙策那是一对目标一致的,最好的兄弟。彼此都可以为对方做一切事。”
董祀明白了:周瑜和孙策是最好的同性朋友——好基友。
“周瑜和孙权之间就没有这种关系了?”曹操在一旁问。
郭嘉说:“周瑜和孙权之间的关系很微妙。”
“如何?”
“孙权在东吴能够有今天的地位,是跟周瑜的鼎力相助分不开的。想当初孙策刚去世时,孙权还是个19岁的年轻人,没有孙策那样令人信服的卓着功绩,也看不出统领东吴的才干。这时候,是周瑜倾尽全力帮助了他。”
董祀想起自己曾经看过的历史,插话道:“当年孙策一死,东吴就有好些人站出来造反,不服从孙权指挥。”
“对。周瑜从外地赶来为孙策奔丧。他立即带头对孙权行使臣子对主公的礼仪,倾力扭转一些老将和老臣对孙权的不服。为孙权的地位稳固做出了巨大贡献。”郭嘉对东吴之事了如指掌。
董祀补充道:“他是看在孙策与自己的生死之交的关系份上,为了东吴的整体利益。”
曹操说:“不错。其实周瑜这个人心胸还是比较宽阔的。老将程普当初因为地位不如他所以不服他,处处给他难堪,但他只是一笑了之。最后,程普被他的胸怀所折服。”
郭嘉总结道:“但是,周瑜是不甘于东吴维持现状的。他的志向在于扩张领土,一统天下。”
曹操和董祀都认真点头。
董祀说:“看来,周瑜是除了刘备之外,我们的另一个重要敌人。”
郭嘉最后说:“东吴的老臣张昭等一批人,是力主降服我们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