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此同时,曹操阵营里也在激烈地讨论着有关刘备与东吴的关系。
曹操得知孙权让刘备军队驻扎在巴陵后,气呼呼地在房间里来回走动。他很不以为然地说:“这个紫发碧眼儿,为何就喜欢庇护这个大耳朵呢?如果他不帮刘备,让他四处流浪,我们就比较容易消灭他了。”
董祀说:“是啊,他有了城池就有了根据地,再打他就要麻烦多了。”
曹操又说:“他们之间是不是又搞了什么名堂?我们不知道的?”
郭嘉在一旁不紧不慢地说:“应该还没有吧?”
曹操又道:“如果说大耳朵做了他的妹夫,他因为这个对他更亲近,那我还是他弟媳妇的老爹呢。也是比较亲的亲戚啊。”
董祀问:“妹夫比弟媳妇老爹关系要密切一点吧?”
郭嘉噗嗤一笑:“你们这是干嘛呢?怎么如此讲究这些婆婆妈妈?”
曹操道:“就是搞不清这个紫发碧眼儿孙权,为什么对大耳朵刘备如此纵容?”
郭嘉转而严肃道:“孙权现在正为难呢,他在周瑜和鲁肃中间摇摆,不知选哪个好。”
“难不成……他要在两人之间选个……”董祀忽然一想,自己怎么差点把现代人的“好基友”说出来,赶紧闭嘴。
谁知曹操也误解了郭嘉的话,转而问道:“孙权……他也有断袖之癖?”
郭嘉哈哈大笑:“你们都想到哪里去了?我的意思是他们二人在对待刘备的观点上大不相同。”
“哦.”曹操终于明白了:“这两个人都说了什么?”曹操问。
“周瑜一直主张杀掉或者软禁刘备,断定他将来必定是个祸害。但鲁肃坚决不同意。两人意见相左,致使孙权无法做出决定。”郭嘉肯定地说。
董祀一听就问:“郭兄,你是千里眼,能看到他们之间的对话?”
郭嘉并不回答,曹操一听却笑了,说:“这个周郎倒是与我观点相同。”
郭嘉埋怨道:“在这一点上,我与周瑜才是脑袋相通的。当初我也劝你不要放了刘备,可你心太软。总觉得他是一个人才。结果……他一离开你的麾下,就成了放归大海的鱼儿,渐渐长大成了气候,跟你成了死对头。以至于令你现在头痛不已。”
曹操一听这话,不由得连连点头:“奉孝所言极是。我当初没听你的,如今落下大患。”
董祀一旁插嘴道:“郭兄,如今还有没有补救措施呢?”
郭嘉只是看着曹操,但没有说话。
曹操忽然心生一计,说:“我不妨再给碧眼儿写封信好了。支持一下周公瑾,让他对大耳朵心生仇恨。且看看有否作用?”
郭嘉不置可否地看着曹操。
“怎么样?奉孝?我来给周瑜助力一把?”
郭嘉冷冷地回道:“随便你吧。但我认为你的信未必有效。我们还是备战吧。想办法打败刘备。”
曹操不管。他只要想做什么,立即就行动。他让董祀给他找来纸笔,大笔一挥,立即唰唰唰给孙权写了封信。之后立马差人送过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