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觉得他们是别有用心。”
“可他们为何要几乎在同一时间给我发信呢?刘备和曹操应该是大敌。他们不可能联手。”
“这就不清楚了。”鲁肃看了看孙权,说:“公瑾对东吴的功劳,那是谁也无法相提并论的。主公万万不可怀疑。”
孙权道:“我也心知肚明。可是……这两家不谋而合,确实让我很费解。”
鲁肃道:“那就把公瑾先生叫来,当面与他问清楚好了。”
孙权说:“不可。我不能让公瑾知道我的想法,怀疑他,这是万万不能让他知道啊。”
鲁肃说:“我们不提这件事。不说曹刘两家来信的事。我们单单与他讨论其他问题。就从曹刘两家的事说起,看看他的反应。如果他有外心,或者与刘备和曹操二者之一有关系,应该能看得出来。”
孙权一听,说:“子敬说得有道理。果然让我心里明白了。”
于是,孙权差人给周瑜捎信儿,让他回来一趟。
周瑜正忙着攻击曹操部下曹仁呢,忽然接到孙权的信,不由得心中疑惑:“主公这是有何要事,忽然叫我回去商量什么?”
但是,周瑜还是回到了东吴首府所在地建业。
孙权和鲁肃一看周瑜到了,急忙迎接。
周瑜见二人如此隆重迎接自己,不免心生疑惑:到底发生什么事了?他们急匆匆让自己回来目的是什么?
待三人坐定,仆人送上茶水,周瑜急忙问道:“主公和子敬为何把我叫回来?有什么重大事项要商量吗?”
孙权看了鲁肃一眼,对周瑜说:“我与子敬正在商议如何抵御曹军,以及是否继续联合刘备的事情。想来想去还是要与你一起再次协商。”
周瑜一听还是此事,有点不耐烦地说:“我的意见不是早已表达清楚了么?我认为曹操是我们最大的敌人,将来必定要决战。刘备也是个心腹之患,必定先除掉为快。但是,主公却不同意我对刘备的决策,以为刘备是遏制曹操的一个武器。”
鲁肃说:“公瑾,在这个问题上,我与主公观点一致。我认为如果没有了刘备,曹操不可能与我们二分天下,必然要极力与我们为战。到那时东吴危险矣。”
“可是,刘备不除,他一有机会就会做大。到时候我们就无法遏制他的发展。他会成为另一个曹操。我们就要腹背受敌,成为两个强敌的对手。”周瑜的话听上去也是很有道理。
孙权问了一个他想了已久的问题:“公瑾,如果你是曹操,或者你是刘备,在当前形势下你会如何做?”
周瑜楞了一下,问:“主公如何会提出这个问题?”
“我就随便问问。”孙权说。
“如果我是曹操,那当然先灭掉刘备,然后再来取主公。”
孙权点点头:“如果你是刘备呢?”
“刘备?他自然要扩张地盘,祈求主公给他地方,然后伺机争取成为一方霸主,再与东吴和曹操逐一决战。”
孙权看了一眼鲁肃,心说与周瑜交谈也看不出来他是否有谋反之心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