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巨之死,让刘备和诸葛亮大吃一惊。
他们得知步骘是个有心机的人,也听闻他嫉恶如仇。但是,他们万万没想到,此人竟然如此“心狠手辣”,竟然用了如此诡异的“欲擒故纵”手段,把个吴巨哄得团团转,死到临头都没反应过来自己是怎么死的,稀里糊涂走入了步骘这一招棋局!
刘备对诸葛亮说:“孔明,如今吴巨已死,我们作为他的座上客,与他来往密切谁都知道。步骘会不会为难我们?”
诸葛亮眉头一蹙,说:“为难倒不至于。我们没做什么让人反感的,特别扰民的事。他步骘没有理由来叨扰我们。”
“嗯。”刘备点点头,继续说:“可是,我们与他并无任何深交。他知道我们与吴巨的关系很好,会不会对我们不理不睬?”
“不会吧?但是,我们长期待在这里也不是个办法。主公,你现在身体逐渐好转,我们是否可以考虑迁移?另做新的打算?”
刘备在房间里走来走去,思考了半晌。之后他对诸葛亮说:“咱们现在去哪里更好?更有利于发展壮大?”
“曹操与孙权达成了承认曹操的丞相地位,承认汉朝的帝王。我们如果再去找孙权,恐怕不合时宜。”
孙权看着中原的版图。看着看着,忍不住流出了热泪。
诸葛亮说:“主公何以涕泪?”
刘备恓惶地说:“想我刘备,当年与关羽,张飞结拜兄弟,之后又结识军师你,还有赵云等等好汉。可我自知能力有限,辜负了各位的期盼,没有带领大家走向胜利。我总是被迫撤退,被人追赶,多年来惶惶如丧家之犬……至今已将近垂垂老矣,功不成名不就,悲哉,痛哉!”
“主公万万不可如此悲观失望。现在虽然曹贼占据绝对优势,但我们腾挪的地区还是存在。就说东吴孙权吧,他无论如何总是你的舅子。不帮你至少不会害你。他对曹操的臣服,很明显是不得已而暂时为之。况且他得到了很多自主权。”诸葛亮帮助刘备分析时局。
刘备用衣袖擦去脸上的泪痕,说:“我是因为年龄逐渐大了,恐怕看不到夺取胜利的那天了。”
“孙权对曹操是阳奉阴违,如果我们一旦占了上风,有了根据地,孙权立马就会转风使舵,不信你看。”诸葛亮继续道。
“孔明军师所言极是。你还有什么好的想法,都说出来吧。”刘备的心境渐渐平复。
诸葛亮说:“眼下益州刘璋那边,恐怕还是有机可乘的。”
“刘璋?就是那个刘焉的儿子?他现在继承了益州牧?”
“对。他是刘焉的三儿子。据说办事有些优柔寡断。不似乃父那么有心机。”
刘备一听,点点头思索着。
诸葛亮又说:“别看刘璋懦弱,他那个益州地盘还是蛮大的。且巴山蜀水粮食丰足。是个养兵蓄势的好地方。
刘备一听,觉得诸葛亮所言极是。于是由悲伤转而欣喜。道:“孔明军师的目光锐利,分析的极为合理。这么说,益州应该是我们的翻身之地?把他作为我们未来的根据地?与曹操和孙权斗争的可靠地盘?”
诸葛亮一听,连连点头:“主公,我就是这个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