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才‘两好’,还差一个‘好’。”孙文浩说。
“还有一个,是,纪……纪律……是不是纪律好?”张琰也说不上来了。
“瞧!你还是三好学生呢,连三个好都说不出来。还有一个就是身体好!”孙浩文笑着说,“看来你还差‘一好’。”
张琰觉得有些羞愧,便不再说话。这时学工办主任似乎对他们的谈话挺感兴趣,他顺便问:“浩文,你知道‘三好学生’的由来吗?”
方昌平把目光移向孙浩文,见他抓耳挠腮说不上来,脸上露出和蔼的微笑。“兀主任,你给学生讲讲。”
兀满才说:““三好”最初并不是针对学生的,针对的是全国各行各业中工作的青年,这是1953年***接见共青团二大主席团时讲的,他祝贺青年们身体好,学习好,工作好。但这个概念很快就被套用进教育方针,从1955年起,“三好学生”的评选就开始了。在后来一段时间,由于全面否定了建国17年的教育成果,‘三好学生’成了所谓‘白专学生’的同位语。改革开放初期,国家又公布了评选三好学生的试行办法,“三好”制度就普遍推行开了。”
没等大家说话,兀满才又赶紧补充了一句,“但是,这种荣誉也受到了很多质疑。”这时,他抬头看看山顶下隐隐绰绰的院落说,“不管是学生还是将来工作,没有一个好身体可是不行的。”
学校和当地一行人到黄蓉家时,黄家村三组组长黄长胜已经骑着一辆摩托车,从后山的生产路赶到这里,和黄成义夫妇一起等待着远到而来的客人。
房间里根本坐不下那么多人,大家只好坐在院子里,院子没有围墙,几只毛色不一的哈巴狗在这里转悠着。乡长知道黄成义家里一贫如洗,他来的时候还专门带了一沓纸杯和一包茶叶,凳子不够坐,许多人就跟小燕子一样齐刷刷地坐在土坯房的屋檐下面。黄成义边给大家倒水边给黄蓉妈妈说:“把松子拿来。”
黄蓉妈妈端着半盆松籽走了过来,大家坐得太散,屋檐下的燕子首尾不能呼应,黄成义赶紧跑进土坯房隔壁一间跟山神庙一般大小的低矮的厨房,抱出一撂大大小小的碗,然后用粗糙的手一捧一捧把松籽分到大大小小的碗里,在每两三个人之间放一碗松籽。
黄成义边往碗里放松籽,边扯着嗓子冲着屋子叫喊:“蓉儿,你老师看你来了,你出来给老师问好……”
完后,黄成义又跑进房间翻出两盒香烟,给大家一一递烟,有的人接了香烟,黄成义就赶紧摁住打火机,可他一紧张一连打了几次,打火机上只是闪烁了几下火星,根本没有打出火苗来。
“成义,你嫑忙活了,坐,坐……”村支书黄守仁赶紧上前,掏出打火机给人把烟点着。
乡长给黄成义夫妻简单介绍完县委办领导后,无52班班主任雷一鸣向他们介绍了学校一行人员,介绍到乐迪时他说:“他叫乐迪,是黄蓉的同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