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都有奥数比赛,在普通人的眼里不会引起大轰动,但是学校和奥数组的人会关注。
两个满分,够一中在外炫耀好一阵子了,采访的事自然要及时安排上。
温晴、傅晋华和成风凌被叫到了一起。
“要求采访的媒体有好几个,学校觉得一个个过来采访,太耽误你们的学习时间。”徐筠已经和校长他们商量过了,“索性安排把几家媒体叫到一块儿。”
“记者招待会?”成风凌第一反应就是这个,“规格还挺高的。”
徐筠笑了:“这么说也没错,后面他们也会有单独采访,你们愿意就配合一下,注意态度,不要过多去表现自己的观念,就是三观,说说学习经验就够了。”
温晴知道,徐筠这是在保护他们。
一句话在不同的人眼里会有不同的解读。
互联网发达的年代,这种解读的影响就很明显。
平稳最好,不要去吸睛。
在徐筠眼里,他们都是读书的好苗子,以后要走的是去好的学府钻研科学之路。
不需要获得太多关注和流量。
更怕这些孩子的意思被人复杂化曲解化而遭受网暴。
到底是第一次在这么大的比赛中获得好成绩,温晴的心情有点激动,她现在已经达到了保送的资格,可以直接跳过高二高三就去上大学。
温晴原本就有这个想法,但是高一就参加高考,她对自己的成绩还没有那么大的把握。
普通大学没有问题,想去的大学就不一定了。
“下周一,你们还得出来一个人在全校师生面前讲话,这周准备一下演讲稿。”徐筠又说。
“那肯定得他们俩啊。”成风凌立刻说道,两个满分在这里,他这个分数就没有必要去出头了。
温晴指着傅晋华,紧跟着成风凌的话后面说:“傅学长,你去吧,我没有经验。”
徐筠直接拍板了:“傅晋华,那你准备一下稿子。”
两个人推脱了,剩下那个再推脱,这事就难弄了,徐筠可是见过这类场面的,最后还得他来指定。
从今天下午的自习课开始,温晴就得轮着去高一每个班级传授学习经验。
一天两个班级,也得要一周多的时间。
这种不算正式演讲,随便讲几句就行,准不准备稿子都无所谓。
“我的学习方法十分粗陋,总结下来就八个字,基础牢记,灵活运用。”温晴确实一直以来都是这样学习的,“基础记牢很如愿理解了,灵活运用呢,其实就是解题思路问题。我不算天赋型选手,所以我相信,熟能生巧。”
一班的学生还记得温晴翻看教材,分分钟把教材上的知识点记下来的事。
如果这都不算天赋,那什么才叫天赋呢?
基础牢记,说得容易,可需要一个好的记忆力才能得心应手。
“我每天早上读,晚上也读,可时间一长,就给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