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钰茵从教导处的办公室里出来,耳边还在回荡着徐筠的声音。
来“质问”学校之前,程钰茵就想好了可能面对的情形,徐筠给温晴开了后门,或者温晴找了关系,或者仅仅是因为参选的方式更新颖。
可这些都不是。
徐筠告诉她:“不为别的,只是因为温晴他们这个项目实力最强,是最有可能获奖的,学校不可能把这样的项目挡在门外。”
实力最强?
最有可能获奖?
这已经是很明显的告诉程钰茵,你们比不上温晴。
这样的结果,程钰茵不甘心,她很难接受。
不仅仅是因为她对这次她独自编舞的节目十分有信心,只有她知道,她为了节目的构思耗费了多少精力,竟然说她的节目不如温晴?
不可能!
程钰茵觉得徐筠的观点绝对出了问题。
活动的评分员不是徐筠,这只代表徐筠一个人的意思,她会拿下冠军,向徐筠证明,他看错了!
他绝对会后悔,放弃了她准备的节目而选了温晴的节目。
个人参赛也没有关系,她们不需要那一点关照,她们的舞蹈也过了海选进入了初赛。
这个节目一定会走到最后的。
程钰茵越想越步伐稳健起来,她要继续练习,在比赛上绝对不允许出现一丝差错!
初赛定在一二月份,正是各种晚会扎堆的时候,能上台表演的节目都会放在晚上里展现,评分的人员会根据舞台表现打分,然后确定进入决赛的项目。
那些不能上台表演的节目,也会安排专业的人员给与打分。
分数只是参考,毕竟类型不一样,不会完全按分数多少排序,只有同一类型的会排。
温晴准备的节目确实占有优势,但在实力碾压面前,这点新意算不了什么。
论文是那么容易写的吗?
虽然这只是一个活动,但据说,论文也是需要答辩的。
程钰茵倒要看看,他们能走得多远。
十二月下旬,温晴、傅晋华和成风凌三个人还需要去参加奥数国家队的选拔,原本定在十二月底的论文答辩也为了温晴将时间改到了一月中旬。
一时间,温晴这个名字给活动组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论文很出色,奥数还考了满分。
这简直是全面发展的人才啊。
如果能进入国家队,不仅仅对学校,对整个市来说,都是极有面子的事,改一点时间不算大事。
前六十名学生会进入集训队,这才是上次去滨海市练习过的情况。
这次要和全国各地众多学校的学生在一起。
为其一周的集训,有两天是考试时间,六十名学生中会有六名学生成为国家队的一员,明年征战国际赛事。
“明天就有第一场考试了,我们也不出去了,就在食堂聚聚。”傅晋华把四个人聚集在了一起。
这次能在六十个位置中占据四个,表现已经很不俗了,更别说有三个满分。
“你们三个要加油啊。”成风凌是四个人里面唯一一个没满分的,他没有信心能进入国家队,但能止步这里,他已经十分满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