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来看看这些。”郭启明也不想耽误工夫,将之前再看的账本拿了过来,放到了林萧的面前。
“这是库存的剩余数量,这是财务上的剩余钱财,还有这些,这些”一本本的账册随着郭启明的话叠放在林萧的面前。
随手翻了翻,林萧看了看财务上的余钱,本来还有些微笑的脸慢慢的凝重了起来。
“现在粮食的价格都在往上涨,怎么财政上还是赤字?”翻了两本账本都是如此,林萧抬起头问道。
郭启明愁的就是这个,“这粮食都让日本人买了,这当初是签了协议的,这到现在为止却一分钱都没见着。再这么下去,这工人的工钱都快发不出来了。”
又是日本人,林萧将账本合上,揉了揉脑袋“把当初签的合约拿给我。”这种事也难怪郭启明为难,他就是一个厂的小经理,哪里能得罪的了日本人。
不过这件事她确实也要好好想想才行,对这些日本人太过强硬了,会让陈远骁难做,但是软了点,估计这钱也要不回来。
“以后厂里所有出产的粮食全部都送到上海去,日本人要是问起来,你就说是陈先生让这么做的,让他们有问题去让他们的上司找陈先生去。”林萧想了想,将厂里卖出去的粮食换了一个地方卖。
上海现在是坐孤岛,整个市场的粮食被握在四股人的手里,日本人,法国人和英国人占了三股,另外一股由商人和地方的乡绅组成了一股力量和日本人抗衡,形成了一个微弱的平衡。
现在中国的商人明显是对抗不了日本人,所以陈远骁才会急于筹集大量的粮食,以此来将这个微妙的平衡继续维持下去。
否则一旦将这个微妙的平衡打破,上海的粮价就会迅速的升高,随之而来的就是通货膨胀。
这个局面不管是哪一方都不想看到的,而陈远骁被请来做新政府的顾问,唯一要做的就是将这种局面压制下来,使这种平衡继续维持下去。
“工钱发不出来,厂子里的工人有闹过事吗?”林萧看了看工资发放记录,已经两个多月没发过工资了,底层的工人都是每个月拿了工钱就买粮食回去,一旦厂里拖欠工资,那可就不止是一户人家饿肚子。
郭启明叹了口气,“哪能没闹过呢,好在厂里的工人大多数都是做了很多年的老工人了,虽然闹事归闹事,也只是小打小闹的,没出过什么问题来。”
“这每个月的工资发不出来,我也没办法,总不能看着这些工人们一家老小都饿死吧,就做主将工人的工资都算成面粉的价格直接将面粉卖给了他们。”
林萧点了点头,拿面粉抵工资,虽说会稍微亏点,但是都是厂里的工人,多余的就当是员工福利好了。
“是又有什么难处?”见郭启明始终愁眉不展的,林萧奇怪,这工人的工资不是暂时已经了结了?
“那个,林助理,有件事情我要向你汇报一下。”郭启明似是有些难以启齿。
“什么事情,你就说吧,现在这局面,也没有什么是比现在更差的了。”林萧笑了笑,喝了一口郭启明递过来的茶。“这是今年的新茶?味道不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