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弈慧想为两个儿子求赐婚之事,因了两人自己的想法。
所以,此事便告一段落了。
临近中元节前夕,宋弈慧为了求平安,特地向沧澜谨恒拿了许可,才带着沧澜景阳,到沧泠山脚下的桐观寺,求福。
沧澜景笙抱病在身,也就不让他陪同一起前来。
景阳听闻景笙没有一起前来,整个人都有些沮丧,表情也不好看。
“母妃,既然阿笙病了,我就留在宫中照顾他,嬷嬷陪你去,也是一样的。”
沧澜景阳对着宋弈慧一脸的笑意。
换着脸色陪她笑。
他不喜欢那种地方。
求子求平安什么的,决然不是自己的想法。
要是寺里什么都能求来,那还要人干嘛,人人都去做仙人就可以了。
“你这孩子,真是的。阿笙有下人照顾,你就陪母妃去一趟又怎么了,路途也不远。”
说着用食指抵着他的额头,亲昵的一点。
真是拿他没有办法了。
“好了,孩儿陪母妃就是了。”
沧澜景阳揽着宋弈慧的肩膀,并靠在另一边肩膀上,亲近的让人嫉妒。
特别是站在他们背后的苍蓝景笙,看到这一幕,还有他们之间的谈话内容,莫不使自己暗自神伤。
何时,自己也能像他们一样,依靠在一起,互相依偎着。
“好啦,时辰不早了,吃过早膳,就出发吧。”
宋弈慧催促着景阳,慈爱的眼神紧紧地瞧着。
一旁的嬷嬷也明了,急忙叫人上早膳。
吃过早膳之后,宋弈慧一干人等换上了方便行走的便服。
退却了繁复隆重的服饰,宋弈慧整个人看起来神清气爽许多。
去往桐观寺,只用了一辆马车。
沧澜景阳和宋弈慧同坐在里面。
而照料起居的嬷嬷,伴于马车旁,步行。
桐观寺建了快一百年了。
作为为百姓祈福的观寺,平时多有百姓在走动。
为了错开前门的高峰期,他们选择了侧门一处比较幽静的地方上山。
虽然桐观寺在沧泠山脚下,也是要多走几步路上山。
马车在山脚下的石阶前停了下来,接下来,就是要从石阶往上走。
石阶一共一百来阶。
抬眼望去能够看见观寺的顶塔,但是走起来,就不觉得近了。
沧澜景阳托着宋弈慧的右手,向着桐观寺走去。
宋弈慧每走一步石阶,心里都在默念着祈福的语句。
虔诚的样子,沧澜景阳看着都觉得慰藉不少。
做母亲的就是这样,什么都是为了孩儿好,宁愿失去自我,也要保全他。
“母妃,今日怎么会想到来这里祈福了?”
记得前些日子,她就来了一趟。
“快到中元节,想着你们两个也长大成人了,所以,母妃就想着为你祈福求平安,在接下来的日子里能够事事顺心,早点讨个妻子回来。”
恐怕,这就成了她最大的心愿了吧。
以前总是希望自己稳固现在的地位。
如今,这贵妃的位置做了十几年,也无欲无求了。
剩下的日子,就是希望景阳和景笙能够出人头地,得到皇帝的赏识,才是最重要的。
景笙是没话说了。
从小到大,他都不需要自己多么操心。
倒是自己的孩儿,没少操心。
沧澜景阳知道,按照沧澜国的律法,皇子若是娶了正妻,就要自立门户,搬出去住。
这样,他和母妃一起住的日子,也就所剩不多了。
“母妃,孩儿不想太早娶妻,孩儿还想在你的身边,陪伴着你。”
托着的那只手,更加紧了几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