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元春心下不后悔是假的, 她马上就说要进宫了, 以后见了黛玉, 她是奴婢,黛玉是主子,她还得伺候那个小丫头, 本来,她们应该是表姐妹的啊。
林姑父先前还不如我爹呢。
现在,却一个在天,一个在地。早知道, 当日她就该不顾贾母的阻拦, 也该把贾宝玉遣送出荣庆堂的。
贾母恨的心都在滴血,在她看来, 贾敏这是踩着老二上位, 早知道, 早知道这个死丫头这么歹毒,她当日就该『逼』着王氏还钱的。
谁知道,谁知道啊?!
她只以为贾敏当时是一句气话,也没有放在心上,在她看来,当年老国公之所以不取其他的皇子王孙, 而取了林海, 一个是看林家简在帝心, 一个就是看林海这小子读书读得还不错, 日后于老二有裨益, 不然的话,随便找个王孙贵介,也比你个林家强啊。
要人没人,要势没势。
虽然当初很有些看不上林海,不过一想到林家人少,那么林海少不得就只能依附贾家,那他对贾敏就不敢不好,是以左思右想之后,她还是应了这桩婚事。
谁知道,这是一朝得势,就要翻脸啊。
而且还是由自己的女儿来做的!
她只要一想就气得心口疼,这是手足反目啊,而且还都是她亲生的。
贾赦虽然也是她生的,可是却是由太夫人抚养长大,与她不亲,是以三姊妹中,她看得也不那么重。
可是贾敏与贾政,对她而言,那就是手心手板啊,不管伤着哪一边,她都疼啊。
那两都是她生的,也是她一手教的,自然是怪不着的,气过之后,所有的不是,就都到了王夫人头上,都是这个蠢『妇』,如果不是她,老二与四丫头怎么可能闹到这个地步。
狠狠的白了王夫人一眼,贾母护着珍珠的手进了后宅,这林丫头封了郡君,怎么也得好好庆贺庆贺,她先把礼备下再说。
至于她与贾敏的矛盾,那个简单,一个孝字压下去,四丫头敢不低头?
王夫人很是不悦,撇嘴道:“这宗室里的宗女也不少,一个郡君而已,便是那些帝姬,不如意者,也多得是。”言下之意,林黛玉这么一个小小的四品郡君,真算不得什么,有什么值得高兴的? “一年不过也就才60两的俸禄呢,连贵重点儿的首饰都买不上。”
邢夫人听了冷笑:“吃不着葡萄就说葡萄酸,若是换了这郡君是她的元春,现在还不知道抖成什么样呢?人家这郡君,皇上可是赐了两座山的,那产出,比咱们府里都还大呢。这世道,谁还指着那俸禄吃饭?她怎么不提这个。”
元朔帝本来是赐的京郊两个皇庄。
不过君睿却暗地给贾敏透了消息,让她换成了两个离长安极远,却又物产丰沛的山林,当然话是这么说的,“庄子不好玩,不如要座山,以后好去打猎。”
他们的私通款曲元朔帝自然是知道的,只是这理由,也只能让他笑骂一句,“到底还是个孩子啊。”
对于贾敏居然就听了君睿的话换了黛玉的皇庄,他颇为满意。再说对外说的是二人是舅甥,可是实际上,君睿现在是皇子是君,林海一家其实是臣,这君要臣死,臣那是不得不死的。
君主对臣下说的再平和,再接地气,可是在他们心中,始终牢牢把握着那个尺度,不能越雷池一步的。
你真要仗着帝宠,就想为所欲为,那他们一定会分分钟教你做人,让你明白花儿为什么这样红的。
见林家如此识趣,元朔帝满意的给林家换了两座物产极好的山林,与繁华地段的两个铺子,那铺子也就罢了,可那山林,每座山林每年的出息都二三千两不止,看得长安一众贵人们心里泛酸。
林家这位小郡君每年就这两座山林,收入就过五千两银子。
俸禄?
其实就如邢夫人所言,这满长安,有几个人是靠俸禄过日子的?
贾敏在荣国府,也不是没有耳目的,听了传言,冷笑:“她还瞧不起?有本事,她也给她女儿弄一个来啊。”再看贾母送过来的礼物,心中一时五味杂陈,淡淡道:“都收起来罢。”
果然,这跟红顶白,就是人的本能啊,便是亲生的父母,都不能免俗。
这辈子,幸好遇着贵人。
这辈子,幸好遇着贵人。
那书里,林海从一个七品的翰林编修熬到那江南盐政,不知道费了多少心血,吃了人多少冷眼。
自家那位二嫂,依着她那『性』子,背后没少落井下石罢。
哼,这辈子,我就偏不如你的意了。
于是,贾敏继续加大了对京兆尹的催『逼』,她的庄子与铺子的收益被人贪墨,这笔账,咱们该怎么算?
可怜王夫人,在林家如此春风得意的时候,人都是跟红顶白捧高踩低的,大家的天平基本都在往贾敏那边偏,对着账簿上的数字,她真的是欲哭无泪。
事情怎么会变成这样呢?
她现在唯一能指望的就是,王子腾说过的,“那天花如此危险,若是林海成功回来,还能有咱们这些人的活路么,最后他是死在路上。”这么多人传染天花,怎么就不传染他?
只是这被天花感染过后,人就不会再得天花。
林海本身就是这个试验的明证,也因为林海的缘故,这天花接种之法,在大晋终于推广开来。
元朔帝明白,林家才是掌握那技术的核心部分,他想要林家交出那部分最重要的东西,他就得下血本。
在林海回来之前,他们还秘密做了试验,就是用那天花来制造瘟疫,向健康人群传播。
那结果,让元朔帝不寒而栗。
不行,他必须将这重要成果掌握手中!
这就涉及到该如何封赏林家,才能让林家满意,也让自己满意,让天下的百姓满意,至于群臣的意见,可以听听,不过,他要他们互相制衡,就不能完全采纳。
民间早就闹翻天了,觉得依照林大人的功绩,就算是封个一字并肩王也不差了。
可是这对于朝廷来说,可能吗?
元朔帝可是才辛辛苦苦搞掉了三个异姓王,你马上又给他重新弄一个,这可真有点儿捅心捅肺了。
所以王爵是坚决不要想了,不管你想要亲王还是郡王,除非你是他儿子。
元朔帝现在最多只能拿出个国公来给林海,可是林海救的不止是一城啊,人家基本是救了大晋一国,你一个国公,真的是忒寒碜了点儿。
可是国公,已经是他能给出的最大的爵位了。
只是这若是封的低了,不要说老百姓要议论纷纷,就是那帮臣子,他就摆不平啊,有功不得赏,人家会寒心的。
以后谁还给你做事?
他是皇帝,可是却不是神仙,也只有一个脑袋一双手,能做多少事?
他还得指着这帮臣子给他卖命呢,所以对于林海的这个封赏,还真是让元朔帝觉得头疼。
因林海此次功劳实在是太大,且众多大臣或多或少也受了他的荫庇,对于他的封赏,明面上大家都不好说什么。
不过私下里,却纷纷上折子,劝谏元朔帝,这林海这次收买人心,在民间声望过大,会对朝廷构成威胁,希望元朔帝能够冷藏林海。
不要再让他掌握大权了,不然以林海现在的声望,后果堪忧啊。这话元朔帝爱听,可是你们既然上折子,为什么不在大庭广众下说勇敢的说出来呢?这话只能你们说,朕是不能说的啊,朕说了,就寒了天下人的心了。
可是大臣们也很聪明,元朔帝担心的事,他们也担心。
他们还不想背上千古骂名,看看秦桧两口子,在岳飞墓前跪了多久了?他们不想最后得个同样的待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