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睿笑道:“这不废话吗, 人家的缘分是在薛蝌身上,现在这薛二爷不回去跟咱们跑了,她的姻缘在这里,她能不过来么?”
贾敏一呆, “对哦,这薛二爷一家不就在咱们这边吗?”
本来薛蝌与薛宝琴就是黛玉圈子里的人, 现在邢岫烟一加入, 不就全活了吗?还用得着上北边?
多半就在这林家的小镇上, 就要先凑一对了。
这些都是后话。
而林氏家族最后达成协议, 也以五十艘船加盟,当然, 林氏子弟足足五六千号人加入。林氏是大族,他们本来就有许多在海上讨生活的, 为什么要肥水外流呢?
而因为这几千林氏子弟的加入,林氏的中下层家庭, 差不多占了十分之五分之二的家庭被拖了进来。
至于货物,君睿是半点儿不愁的,苏州织造与江宁织造那边的货还少了么?
君睿是皇子, 他又是跟元朔帝要了特旨的, 只是不能调动军队干涉地方而已,其他的,都可以通融。
再说了, 他也没有把那些料子要完, 毕竟欧洲人的审美观与晋人的审美观并不一样, 大晋人喜欢的,欧洲人未必喜欢,是以,他只在织造局与就近的官窑先选了一批货,等他以后有了钱再付款。
估计除了他,别人也没这么大款了。
哪个商人敢这样对织造局和官窑,估计是要被拿大棒打出去的。
君睿告诫手下的人,“记住了,出去了,只收金子,他们的货物我们不要。”开什么玩笑,他打算的执行欧洲商人的那一套,遇到那些军事实力强的,咱们就贸易;遇上如以前的华夏那般的‘病夫’,就不要怪他不客气了。
公平,从来都是在实力对等下的产物。
这个世界尊崇的,一直都是弱肉强食的丛林规则。
谁的拳头硬,谁就是老大。
贾敏成立南海公司的时候,除了贺楠和林氏,还有特意给贾敏扎场子的淑贵妃将当初林海给她补办的嫁妆共计二十万银子注入外,其他的人也就意思意思了一下,往里面投了几千银子,当是送公主殿下了,输了他们也不心疼。
贾敏也没有多劝,只是都给了他们相应的股票证后,就拿着钱买船的买船,买货的买货,招人的招人了。
南海公司在此次贸易中占了大头,足足一百二十多艘船,将沿海一带带,但凡是水『性』好的水手,招募了个精光。
影响力更是深远,现在沿海很多家庭,就指着南海公司吃饭了。
看着那港口里桅杆林立的样子,贺楠忍不住道:“真的可以和水师相媲美了。”尤其是那些外面的炮船,他看了都流口水,怎么居然不是朝廷的,不是他手下的?!这些船要是是他的,他肯定带着他们横扫东南了。
只不过,他现在已然上了君睿的贼船,肯定不能自己拆自己的台,再看得抓心挠肝的,他也只能忍了。
只能自己安慰自己,如此凶猛的炮船,至少他的钱算是稳稳当当的了。
他可以把自己那悬在那半空的心,放回肚子里去了。
至于其它的,就只能天加助了,看老天成不成全他了。
不过据说这林海是得天妃娘娘看顾的,想来,此行应该顺利吧。
其实,以现在林海之能,便是天妃不看顾,还有他看顾呢。
首先船只出海的日子,便是他选好了的,绝对将那些大风大浪避了开去。
至于真正要他出手的,实在是不多了。
所以,这钱真的是赚得稳稳妥妥的。
当然,这些是不足为外人道的,想要赚钱,搭我们的顺风,你们担下心,也是应该的。
而闽浙一带的人大多也在看他们的笑话,就算是海寇去年受了重创,可是正因为如此,他们说不定反扑得更凶,像这些皇孙公子们,只怕要栽一个大跟斗了。
至于那些本就手脚不干净的,更是干脆重『操』旧业,给他们以前勾搭的人通风报信,以求从中分一杯羹。
最先出动的,自然又是那些倭寇,人为财死鸟为食亡么。
只不过,林海君睿早就派人盯住,如何还会被他们得手?
他们不过两百多艘船,却要了那么多的老兵,为的是哪个?只要眼睛不瞎,大家都知道。
只是某些人却被那一船船的财货『迷』了眼,真当他们是纸老虎,他们也没有办法了,只能笑纳了。
咱们究竟谁吃谁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