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发动对大晋的经济攻势后,黛玉抽了个间隙单独召见了王焕章与永泰公。
“太子殿下于谨王有个心结,”黛玉开门见山的道,她看了眼永泰公,“公爷想必是知道的?”
永泰公颔首,“不错,家母长居京中,的确知道这件事,昔年,谨王对只有两岁多的十九皇子下手,险些没有让十九皇子溺死于太『液』池中。”
黛玉冷笑一声,“皇帝陛下对此,只是罚谨王跪了不到半个月的祠堂。”
王焕章惊讶道:“仅此而已?”难怪要有心结了,这个当爹的不公啊。换了是他,怎么也得胖揍一顿,把谨王打得下不了床才算。
黛玉冷冷的道:“仅此而已,毕竟,德妃娘娘当年也得大晋的皇帝陛下的宠爱。”
王焕章默了一下,旋即道:“主辱臣死,公主殿下有何吩咐?”
何必说这么多,他们现在既然已经奉了君睿为主,那么主子受的耻辱,就必须讨回来。当然,于王焕章自己本心而言,还是觉得黛玉有些小题大做了,何必非要摊上这事呢,兄弟阋墙,不是什么好名声。
他很担心事泄后,君睿日后也会如李世民一般被那史家口诛笔伐。
要知道,读书人杀人都是不见血的。
黛玉淡淡的道:“远征军已然开始回撤,那么大晋皇帝回归之日也不远了,等到他回来,必然又会庇护那谨王,他年纪大了,若是因此与太子殿下起了冲突,再有点儿什么不好,殿下会很麻烦的。”
看着王焕章一脸不以为然,黛玉敲了敲桌子,“再则,我们从公而论,谨王,的确是个将才,一旦大晋的元朔帝回归,二位想来也知道,我们这边的教育系统,与大晋那边是不一样的,我们奉的是阳明学派,而那边,奉的孔圣人,孔圣人为什么诛少正卯想必王大人也很清楚。到时候,那些腐儒必然会怂恿晋帝伐我焱华,我想,王公于此,必然是不会陌生的。”
说到了学术之争,这下王焕章终于端正了脸『色』,不再是先前的敷衍的之态了。其实大家都心知肚明,焱华大晋,迟早必有一战,那么大晋的尖牙利爪,自然是能拔就拔,能斩就斩,难不成还要留在它们来反噬焱华的子民吗?
“如此看来,这谨王的确是不能留了。”
黛玉耸了耸肩,“其实,谨王就是个不定时的炸、弹,本来我也想过,留着他牵制西北王的。可惜,这个人行事太过阴损也无定『性』,全凭他一时好恶,咱们谁都不能保证他这个炸、弹何时爆炸。”
王焕章与永泰公可是都吃过谨王这个亏的,当年谨王未曾得势时,就能因为德妃之死,联手诸王『逼』宫。
现在谨王可是自己手握重兵,更是随时随地都可以起兵为难焱华。闻言都不由自主的点头,“的确如此,看样子,这谨王的确是不能留了。”既然有可能为祸焱华,那就把它掐死在摇篮里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