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忠带着几分不耐说道,“你们这些读书人就会歪歪唧唧,好了,好了,就依你,赶紧送走,免得老夫看到心烦,说不得什么时候就将这两个小子给咔嚓掉!”
看到黄忠摆手,贾诩赶忙站起来,冲着黄忠拱手道,“多谢黄帅,多谢黄帅!”
旋即贾诩抬腿就往帐外走去,看到国渊二人还愣在原地,当下小声呵斥道,“你二人还不随我来!”
国渊愣在原地,自己一番唇舌,被人羞辱之后,这人却要解救自己,到底打的什么心思,一时间国渊也摸不着头脑,可想到曹操,想到自己家小,就愣在了原地,一旁的任瑕不动声色的拽着国渊就跟着贾诩向外走去!
偏帐之中,看到贾诩召来的青年,国渊二人还愣在原地,那青年就冲着贾诩一拱手道,“末将见过贾督军!”
贾诩带着几分愤懑说道,“那老蛮子,气死老夫了!孝直,你说,朝廷干嘛让那老蛮子充当主帅,要是让老夫指挥,早就将曹孟德给生擒了!”
法正带着几分劝慰说道,“文和公,黄帅也是王爷帐下老将了,自从王爷征讨袁术,就跟着王爷南征北战,功劳不小!再怎么说,也是王爷心腹,文和公能宽厚一番就宽厚一番吧!黄帅跟着王爷,就是没有功劳,也有苦劳,再说了,黄帅此番指挥大军,也没什么失误!”
贾诩冷哼一声道,“没什么失误!失误大了!单单在奉高城下,就磨蹭了大半月,现在在临淄城中又磨蹭,那老家伙光想着打仗,哪里有点做为三军主帅的自觉性?再磨蹭下去,军中粮秣哪里够?末尾让着数万大军,喝风吃土不成?”
法正面上带着一抹难色,“文和公,这事情晚辈不好插手,你也知道,家父废了好大功夫,才让晚辈进入汝南,分润了鲁子敬的大半功劳,家父与文和公薄有交情,晚辈这才能跟着大军前来,多多少少沾几分功劳!就算是为了晚辈前途,文和公还需要对黄帅多多忍耐几分,等到回了京都,晚辈珍藏的那坛价值万金的美人血,一定第一时间送到文和公府上!”
贾诩眼中闪过一抹贪婪的光芒,而后眼珠子咕噜噜一转,“孝直,这也没什么大不了的!既然你将那价值万金的宝物送到了,那老夫也不能吝啬了功劳!”
旋即贾诩指着国渊二人说道,“这样,这两个人乃是逆贼曹孟德帐下的中坚,平原太守国渊和乐安国相任瑕,你派心腹将这二人送回京都,就说是你擒获的,到时候献给王爷,有你父亲在庙堂上动作,想来你的功劳不会小了!”
法正笑着点了点头,“多谢文和公,多谢文和公,晚辈定然不忘文和公今日大恩!到时候,晚辈这功劳,定然是在文和公的筹谋下,算计如神,才将这二人生擒的,和黄忠那匹夫有多少关系?”
贾诩笑眯眯的点了点头,“孺子可教也!”
看着法正将国渊二人带出了大帐,贾诩面上闪过一道精光,自己的任务终于完成了,接下来就看法正那小狐狸的了!
一座小宅之中,法正朝着左右亲兵说道,“贾文和那老鬼,贪心不足,小爷给他送了万金的宝物,才将这两个废物给了小爷,小爷还想着再不济也能讨来夏侯惇那独眼龙的人头呢!”
旋即法正开口问道,“你们两个叫什么来着?”
国渊神色变了变,开口说道,“某家国渊,这位是任瑕!”
看到法正的面色,再想想汝南,孝直,国渊带着几分试探开口问道,“莫非阁下就是名震汝南的法正法孝直?传说中汉中王帐下的智计无双的法长史?”
法正面上满是嘚瑟,“汝等也知我法孝直之名乎?”
国渊笑眯眯的点头说道,“法长史的威名,如雷贯耳,我等如何不知?早知道法长史就在军中,早就率人来投了,哪里等得到今日?”
法正愤愤的说道,“那是,只可惜法某还是太年轻了,只能让黄汉升与贾文和那两个老匹夫做大!”
国渊笑着拍马屁道,“那是,那是!法长史智计无双,乃是这天下第一的聪明人,黄将军与贾大人哪里比得上法长史!法长史如今正是少年英才,立功的机会还多着呢!”
法正面色一变,冷哼道,“记住了,法正是我大汉第二聪明人,我大汉最聪明的人,那是汉中王,盖世无双,那才是我大汉第一的英才!”
拍马屁拍到了马腿上,可国渊丝毫不介意,笑眯眯的说道,“那是那是,汉中王英姿绝伦,短的是当世人杰,可法长史也不差,这天下第二,除却王爷之外,天下英才,又有何人比得上法长史!”
法正笑眯眯的说道,“这话说的才对嘛!”
国渊含笑说道,“法长史,某家家小还在东莱,某在临淄城中也有相熟属下,想要写上两封书信送给家人,让他们迅速来临淄与国渊会合,到时候某家中的数千金家资,愿意双手奉上,送给法长史,弥补一些法长史的出资!”
法正笑眯眯的说道,“如此甚好,国渊呐!你是个人才,等到回京之后,某家定然好生向王爷举荐你,少不了你的好处!”
国渊拱手道,“那就先多谢法长史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