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道什么时候,唐晨已经弄好了一切,笑眯眯地走了过来:“曾老,你们刚刚看到的,都不过是气场带给你们的心理暗示罢了,并非是真实存在的现象。再说了,我也没那个本事,在法器上面做这种手脚啊!什么‘张敞画眉’、什么‘桃之夭夭’,都是你们的意会罢了。”
唐晨把手一摊,表示自己绝对没有动过什么手脚,然而在场的没有一个人相信他。
老郭嘿嘿一笑,说道:“好在阿九说了是‘桃之夭夭’,不然我还以为是‘人面桃花’!”
“‘人面桃花’?这又是什么梗?”唐晨愣住了。
老郭嘿嘿一声笑了出来:“‘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啊!”
曾老却悠悠地说道:“你这人,就会歪解诗句。唐师傅,别理他,他不正经惯了。”
听到这,唐晨这个“老司机”似乎也回过神来了,心中暗笑道:“没想到这些年过半百的老头子们的脑洞也奇大!”
“……这首诗原本是唐朝大诗人崔护的成名诗,里面也隐藏了一个爱情故事的。表面上看这首诗是很凄美的爱情故事,但实际上,这个故事却有一个圆满的结局。崔护是唐德宗贞年间的一位书生,出身于书香世家,天资纯良,才情俊逸,性情清高孤傲,平日埋头寒窗,极少与人交往,即使偶尔偷闲出游,也喜欢独来独往。这一年的清明时节,正逢一个难得的晴朗天气,屋外桃红柳绿、蝶舞蜂飞、清风微拂、春意袭人。午后春日暖照,苦读了一上午的崔护深为春的气息所感染,决心去郊外好好体味一下春的盛情。于是放下书本,兴致勃勃地独自步行出城。见到一所庄宅,四周桃花环绕,景色宜人。适逢口渴,他便叩门求饮。不—会儿,一美丽女郎打开了门。崔护一见之下,顿生爱慕。第二年清明节,崔护旧地重游时,却见院墙如故而门已锁闭。他怅然若失,便在门上题诗一首:‘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
崔护城南访旧,没能见到绛娘,回家后心里一直放不下来,脑子里不断地问:伊人究竟到哪里去了呢?——扫墓?探亲?郊游?甚至是出嫁了?他想来想去,绛娘的倩影时常萦绕在心头。这样一来,他根本无法用心读书,甚至连茶饭也难以下咽。于是,数日之后,他再度前往城南寻访。”
“结果呢?”
老郭追着问道,曾老忍不住白了他一眼:“都多大年纪了,还这么想听才子佳人的故事?”
“人之常情啊!”老郭不以为意地说道。
“最后,崔护真的寻到了这位美丽的姑娘,结成了夫妻。这位姑娘不仅殷勤执家、孝顺公婆、和睦亲邻,夜来还红袖添香,为夫伴读,使得崔护心无旁思,专意于功课,学业日益精进。唐德宗贞元十二年,崔护赶会试,获进士及第,外放为官,仕途一帆风顺,官到岭南节度使。在贤内助的佐助下,他为官清正,政绩卓着,深受百姓爱戴。这样的结局,满意了吧?”曾老好气又好笑道。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