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氏挑在开堂前一日出府,去拜会霍家大爷。也有出来活动活动筋骨的意思。
明天的才是硬仗,然而她没想到,今天也有糖衣炮弹。
这日晴光好,胡氏一早起来梳洗了,由木兰侍奉着用了早饭,又歇了一回,才出门找至春山街。
霍家就住在这条街上,胡氏早打听好了。
来至春山街霍家大门石狮子前,胡氏却不敢再进一步了。这里,只见轿马往来不歇,如今胡氏这么个人过来,便不好意思过去。她看得真切,那往来的客人,先时也时常到他们胡家去坐。如今风水轮流转,霍家起来了,他们便都跑到霍家。
等人走了一些,胡氏才理了理衣服,上前想和看门的家丁说说话。
众人自然早看见她了,打量了她一会儿,便问道:“你那里来的?找谁?”
胡氏含笑道:“我就住在成里,找霍家大爷,烦那位哥儿替我通传一声。”
那些人听了,都不瞅睬。见胡氏的丫鬟木兰有些忍不住了,才说道:“日日都有人来求见我们爷。若谁都放进去,那挨骂的只有我们。你这样找上门来的女人,先前也有不少,可有谁真正进去过?还有些费尽心思进了内院,最终依旧只有被赶出来的份。”
其中有几个,大有瞧不起胡氏的意思在,鄙夷的眼神难以掩饰。
胡氏亦尴尬极了?
但有一更老成的人说道:“你真想去,不去往后一带找陈管事。他在大爷跟前有面子,见得到见不到都是一句话呢事,哪里不比你在这里空等着好?”
胡氏听了谢过,遂携了木兰,按这老人说的,找到陈管事家住的几间屋子。
这后头是一条狭长的巷子,不宽不窄,却有不少生意担子,也有卖吃的,也有卖干货的,虽有些吵闹,但这才显的出春山街的繁华啊。
后排屋里进进出出几个小孩子,许绮兰便拉住一个,向他打道:“哥儿,请你等等,我这儿有个问题,希望你回答。你知不知道,陈管事家在哪里?”
这孩子还有空抖机灵,道:“幸而街上姓陈的只有一位,若要找姓金的,难道要我带你一间一间去问?”
说着,这小孩一蹦一跳地,引着胡氏到巷子西边,第三个小门外边,指着里头对道:“这就是陈管事他家。”又帮胡氏喊了一句,叫道:“陈大爷,有个人来找你呢,我把她带到你家门口了。”
里头答应的却不是男人,是个女人。她忙迎了出来,问:“是那位?”
小孩儿悄悄同胡氏说,“应该是陈嫂子。”
胡氏忙迎上来问道:“你好呀,周嫂子!”
陈嫂子如何认得她,看了半日,方笑道:“你是?还请里面坐坐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