宫中二贵妃身死,四妃中有两位被禁足,一时闹得人心惶惶。
有人想给张贤妃、刘淑妃求个情,找到太后娘娘那里。
太后娘娘却道:“一宫之主就要有一宫之主的样子,少议论是非。给她们一个教训也是应该的。”
那日皇帝也过来请安,太后过问了西南的事,“可还有消息传来?”
太后是不怎么相信的,但密报上这么写,各州府的消息也是这么传。
皇帝面色不愉,“有些麻烦。交越国与我朝边境不安定,已经开始趁乱打劫了。”
太后娘娘心平气定下来,“看来是真的。那皇帝可安排好了?”
皇帝点头,“儿臣要御驾亲征!”
“何至于此?朝中诸多将领,并不是无人可用!天子远征,京师只怕不稳。”
太后平静的心绪又被挑起波澜,她想极力劝阻皇帝。
然而皇帝此时说出来,便已经打定主意了。他道:“西南诸地断断续续闹了好些年,匪寇搅得民不聊生,又有外敌虎视眈眈,如今添了一个造反的。处理不好只怕接下来的二三十年,百姓都没有好日子过。儿臣亲至,便是想一次清除所有隐患。”
皇帝接着说了好多大话,坚定不移地表明立场。
太后问道:“那京城呢?京城何人坐镇?”
皇帝便答道:“朝政之事有蔡相和内阁诸位辅臣商量着办,宫里有皇后。”
他似乎忌惮着什么,并未说让太后看着场子。
太后娘娘会意,便道:“你安排得样样俱到,很好,很好。”又问:“那皇帝要带何人随驾出征?”
皇帝报了几个人名,最后道:“也会带上小七,让他见见世面。”
“那老四呢?”太后娘娘忧心这个,四皇子汾阳王何曾是个老实人?
皇帝却道:“他会留在京城,朕已下旨,着人紧密看着他。”
皇帝本来还想说些什么,话到嘴边又说不出口了。僵了半刻钟,他干脆告辞退出寿康宫。
盛夏时节那火红的太阳就像皇帝炙热的心。他自小听惯了祖辈们的戎马生涯,渴望成为一名南征北战、战无不胜的帝王。
眼下废太子和交越国给了机会,他顺势劳劳地抓住了。
近来为了一夜好眠,他重新用了太清观进献的丹药——所谓“以草木之华而养其心”,皇帝觉得已经有了效果。
皇后娘娘亦听闻皇帝要御驾亲征的消息。既然皇帝铁了心要出征,皇后娘娘便一句败兴的话都不说。
昭慧公主却显得担忧极了,毕竟是疼爱了自己十几年的父皇。她悄悄派人送了一方平安符,这是在护国寺找通灵住持开过光的。
昭慧公主希望这个小东西能保佑父皇平安回来,万事如意。
皇帝看了,心中的父女之情一下子迸发出来。难得他服了一次软,主动找到昭慧公主,同这个千娇万宠的宝贝女儿说了几句话。
出征一事即定,皇帝点了精兵强将,由各地向西南进发。
京里,蔡相和几位大人留守。宫里,皇后娘娘重掌宫权。
战火飘不到江南,战迅一刻未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