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染坊哪是那么好买的,你以为是买几匹布啊,要不少银子呢。”原来有人提出想买染坊,东家开价三百两,而陆大丽当时一个月的月钱也才一百五十文,这实在是一个不可实现的数字。
陆大丽摸了摸书虞的头,知道小姑娘是想买下染坊孝敬自己,这份心意她领会到了,也便罢了。
“银子而已,总有办法赚到的。”书虞挽着陆大丽,笑着说道。
等她的药香飘满山野,别说染坊了,便是绣坊她也能一并买下。
“林掌事,绣坊的客人们大多喜欢什么样的绣品,您跟我们说说吧。”与林倩茹同行的一小段路上,书虞也没闲着,而是打听了一下市场,以便和陆大丽以最快的速度准备一批完美的绣品。
她想尽快得到系统奖励的播种机。
估算一下时间,等新的绣品做好的时候,宋山明帮她从药农手里收购的种子也该到了,用机器播种,能让他们一家三口少吃许多苦。
如今她空有十亩田地,却没有足够的钱,请不起帮工。
“我也正想跟你说呢,镇里但凡大户人家办喜事,都需要喜枕喜被,你的手艺他们一定看得上,一套喜被赚到的钱能顶你们绣几十张手帕子,不过要求也更高一点,毕竟客人身份不一样。”
林倩茹实际存着一份私心。
书虞虽然年纪小,但她的刺绣功力是在绣坊所有绣娘之上的,像是书虞出手补救的那套喜被,就足以证明她的潜力无穷,奈何书虞有自己的打算,不愿留下,但林倩茹却想留着好东西,推荐给自己的客人。
卖价可以更高,也更加能锁住客人们的心,保证她们不去别的地方,找不到替代品。
但林倩茹与赵娟有所不同,虽然同样赚差价,但她不会像赵娟那么见钱眼开。
她会在保证自己利益的前提下,也帮助书虞创收的,互惠双赢,合作才能久远。
“布料针线什么的,你们都可以去绣坊领,先绣上一套,我推推看,如果卖得动,你们以后制作这个就行了,不用再浪费心血在那些小玩意儿上。”
“好,我们试试看。”连材料都愿意提供,足以证明林倩茹的诚心。
虽然成本最后还是会从工钱里扣,但这样她们只需提供手艺,便不用承担任何风险。
“书虞,你可真是个小福星。”坐在驴车上,陆大丽笑的合不拢嘴,一遍遍翻看小竹篮里的红布棉线,翻又不敢用力翻,怕给碰脏碰坏了,就跟得了新玩具的小孩子似得。
书虞掩唇笑道:“婶子,等回去我就教你怎么绣鸳鸯,趁现在我还有空,越往后便要越忙了。”
“好。”陆大丽点点头,充满斗志。
书虞有许许多多赚钱的法子,但她最可贵的地方,是她永远带着身边的人一起进步,而不是嫌他们没用便将他们丢在一边。
陆大丽自从被染坊赶出来,便每日忧心忡忡,虽然嘴上不说,但她心里特别着急,总觉得两个孩子辛苦挣钱自己赋闲在家,于心不忍。
但与染坊有了合作,往后她便有了稳定的来钱道儿,不用只让孩子养了。
她四十来岁,还没老到不能动呢。
“没有听到孩子的哭声,看来平安哄孩子哄的不错?”迈进家门口,书虞道。
“也不一定,万一是两个孩子哭累了呢。”陆大丽跟书虞开玩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