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崇新政是大周皇帝近几年专注的事,一帮老臣思想守旧,其中以孟大人为首,时常驳回提案,使得新政难以推行。皇帝为此,没少头疼。
唐相予这番话无疑说道了他的心坎,面上神色缓和不少。
孟大人似觉好笑,“小唐大人还是有些年轻气盛了,茶归茶,政归政,如何混为一谈。莫不是,你与苏家关系匪浅,帮着说好话吧!”
唐相予不慌不忙,“朝堂之上,不讲私情,孟大人莫要曲解下官的意思才好。”
“哼!”孟大人冷哼,转身又于皇帝拱手,“臣听闻,苏家茶园受损,茶叶被螣蛇席卷,所剩的不过是残枝败叶,以此茶上贡,便是欺君!”
螣蛇一事,闹得满城风雨,最后螣蛇被灭,苏家成为治理害虫的功臣。此法还被记录史册,实在是大功一件。
若苏家因此居功自傲,以残茶糊弄圣上,那也真的是胆大妄为。
此时,苏木在内堂指点女官泡茶,并不能分开身。只是前堂传来的动静,在场之人也是忐忑不已。
女官暗自打量苏木,却见她气定神闲,哪里有丝毫的慌张。
“集中精力,注意注水的速度和方向。差一分,味道便有不同。”
清冷的声音将走神的女官拉了回来,赶忙将注意力放手上。
这些女官都是宫里专门沏茶的,对茶多多少少都有了解,手法自然是娴熟得当。
今日得苏木指点,才知道泡一杯好茶,得注意多少细节。怪得今儿泡出的茶,比以往更加香醇。
她们本对这个年纪不大的小女娃,不以为意,两壶茶泡出来,才觉真人不露。
苏木虽将注意都放在茶上,心思却早飞到大殿去了,不晓得唐相予能否应对住…
而后庭这方,众官眷屏息瞧着。虽听不大清楚,可观几人神色,大致还是能判断,形式走向。
苏大爷和二房一行,更是胆颤心惊,若茶叶出了问题,那这宫门怕是出不去了。
而这几日静默许多的苏丹也意识到,自己先前的作为,简直愚蠢,这样的局面哪是她能掌控住的!
堂前的争辩愈发激烈,孟大人咄咄逼人,唐相予也不甘示弱,“茶包自有茶包的用途,具体的臣已写了奏章呈递。”
“谁有知道,这不是你的缓兵之计?”孟大人眸光一冷,于是拱手于殿前,“皇上,臣请奏唐大人道明茶包的用途。如若不然,就是这苏家胆大妄为,欺瞒圣上!”
皇帝自是知道今日唐相予不说出个所以然,孟大人是不会罢休。且他也想看看,唐相予究竟能有什么新奇的点子!
这个少年得志的探花郎,起初并不留恋官场,似乎好做一个闲散的商人。后来不知为何进宫述职,且兢兢业业,比起年少的御史中丞唐大人,还要来的出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