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日之后,都灵法舟之内,陈冲正凝神望着浮在掌心的法舟元胎。
此时他已将其祭炼功成,里间的玄妙也了解的清清楚楚。
此舟三变之中各有一十二座主阵,还各附有许多不同功用的小阵,其主阵核心皆在元胎之上,那外相法舟却只是衍生而已。如此只要元胎不失,不管经受怎样的损坏,皆可还造回来。
而此舟的驱控则分作内外两法,内法便是这法舟元胎,可直接靠主人法力驱使,乃是以器灵之身操控外相之舟,好处是意到行至,各个阵法之间转换毫无滞碍,一人便可掌控全局,而坏处便是其消耗的乃是主人法力,是以驱用不了许久。
此中还有一点,便是元胎被炼化之后,已与主人气息相合,人在舟在,人亡舟毁,如此就可不必担心其主人在别处遇劫时,此宝被他人收归己用。
而外法则是为了弥补此舟驱用时间所创,那外相法舟之上共设有三百六十五座聚灵法阵,无时无刻不在吸收周空灵气,以做驱动之用,当然其所纳的灵气也有上限,满则阵停。
如此只要人手足够,各部法阵皆有人看顾,便可直接操控那外舟攻袭御敌。这样就算舟上阵法全开,也可持续数月时间,大大提高了攻御效率。
接下来陈冲又查看了一遍舟上法阵禁制,做到了心中有数,随后就见他反掌一握,将法舟元胎收入了体内,稍稍一顿后,便起身朝舟外行去。
待到外间,他起念掐诀,就见那数百丈巨舟,化作一道灵光,同样射入他体内消失不见。而在他体内的法舟元胎,则虚实相合,犹如猛将披甲一般,身罩一层实舟躯壳。
做完这些后,陈冲起了遁光,准备直接回返自家洞府。可就在此时,却见有人自督广殿中跃空而出,看其所行方向,正是朝自己而来,见此他足下一停,待看来人有何意图。
片刻后,一名年轻道人来到近前,稽首道:“在下外脉弟子张景云,见过陈府主。”
陈冲虽然无有见过此人,但观其修为还在自己之上,不由微露讶色,先前孟高轩所赠名册玉简之上,只提及五位元丹三重境之人,此人既然已到这般修为,却未有参加大比,其中当是有别的因由在内。
他虽然知晓大比一事,三脉弟子占尽先机,但却无有想到,此事竟是直接将外脉弟子排除在外。
而他不知晓的则是,若无有宇文承祯在其背后支持,就算以他派外开府之身,能否参加此次大比,都是俩说之事。而若是连比斗的机会都不给你,实力再强也是无用。
他稍作思忖后,却是神色不动,还礼道:“不知张师兄寻我有何事情?”
张景云正色道:“在下有一俩利之事,欲与府主共商,只是此处不是说话之地,还请府主移步,我们换一处详谈。“
待陈冲点首应下之后,张景云便当先往督广殿大阵之外遁去,而陈冲则随其身后。
片刻后,出了地火天炉范围,张景云将身一顿,抬手挥袖,便见一道灵光闪过,虚天之中则多出一架飞筏。
此筏两端各有一蒲团,中间则设有玉案,其上鲜果茶盏齐备,而杯中却已满上了香茗,轻烟微袅,香气扑鼻,好似方才煮开一般。
二人落座之后,陈冲独饮一杯,道:”师兄欲商之事为何?“
张景云见陈冲不欲多言,便也直接道:”我知陈府主与阎罗殿关系匪浅,自入门之后,不用为外物烦恼,只一心闭门苦修,但此终归是一时之利,主动权始终在他人手中,不知陈府主可曾想过,若是有朝一日,他人不助你了,到时又该如何?“
陈冲听出了话中之意,且也同意此言,不过张景云毕竟是事外之人,所见非是全部,他至今所得之助,并非他求来,而是他人自愿之举,对他而言,有则最好,无有也不会在意,便如此前自掌门处得来的数门神通之术一般,皆是凭自己手段争来。若是日后无了助力,缺得什么物事,再以此施为便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