腾龙桥、放马桥相继落入敌人手里,宋希濂的攻城部队也受到极大的威胁。
龙陵日军和芒市、腾冲的联系重新建立后,龙陵包围圈被日军快速突破。
宋希濂急调第6军新39师一个团和第71军军部搜索营由红木树方向赶往阻击,同时,令滇康缅特别游击队派出一支赶往腾龙桥方向迎敌。
但宋希濂调动部队还是晚了一步,几支部队仓促应战,根本没有能够抵挡日军猖狂的反扑。
6月17日,从腾冲赶来的增援日军一部突破87师第260团的阻击阵地,由老户蚌迂回到龙陵守备队的右翼,进入龙陵。
情势十分紧急。
就在同日,已攻占象达的第9师遭到芒市方向日军的突袭,由于弹药不足,被迫退出象达,宋希濂威胁芒市的拳头已经无力地松开了。
芒市日军得以绕过伏龙寺与龙陵守备队会合,向第71军攻城部队的两翼猛烈反扑。
躲到暗堡里的小宝钟太郎无时不在盼望坂口的援军,他立即率领他的守备队从复廊阵地返回了龙陵城内。
至6月18日,各方面增援赶到龙陵的日军已近5000人。
陈明仁的攻城部队腹背受敌,顿时军心大乱,原已攻下的阵地很快也丢失了,龙陵的战局骤然逆转。
粮草问题还没有解决,而几面受到敌人的反攻击。速战速决的计划竟然功败垂成。
心疼之余,宋将军当即调整整个战场,作了新的战略部署,令第71军第87师、88师退守龙陵东南,以小米西、长岭岗为阵地,防止日军沿公路北出。令新39师两个团防守龙川江北岸勐外坝一线。第71军搜索营沿龙川江巡逻,担任军右翼侧后警戒。令第2军第76师、第9师继续攻打平嘎、象达,准备侧击龙陵东出来的日军。
第71军指挥所只能从尖山寺搬到勐冒街,准备与日军再次较量。
龙陵,这个虽然不繁华,人口也不多的小县城,但因为它有着十分重要的战略地位而成了中日双方争夺的要地。无论哪一方,可能都会为了龙陵而放弃原本有的一切。
攻克龙陵,势将切断日军怒江防线的中心纽带,我远征军才可以迅速向国门挺进,进而收复失地,打通滇缅公路。
而日军也有自己的小算盘。若日军失去龙陵,则第56师团的芒市大本营就无法保住,到时怒江防线将全部丢失。
日军拼死保龙陵,而我军刚必取龙陵。
而这时,无论是日军还是中国军的指挥部里都在召开军事会议,而无论是哪一方面,这一仗的重要性已经脱离了战争本身的意义,而是一种生死存亡的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