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月到八月之间,苏欣每三天收一次货,
收货的同时,批发一些服装给乡亲们试试水。
有胆量做生意的乡亲,笼统不过几个。
因为思量的太多,一来怕麻烦二来又怕亏本。
毕竟要来回奔波于大丰镇之间,有些甚至跑去县城售卖。对于一辈子没怎么出过远门的村里人来说,着实有些彷徨。
人为财死,鸟为食亡。
相比较,采摘药材就安全不少。
不用思考、不要担心、不用奔波,更多人对眼前的收入,感到知足满足。
凡事都有两面性,做生意的确有风险,尽管这个时代遍布“是黄金”,但不考虑自身因素,盲目前行,只会败的一塌涂地。
但撑死胆大的,饿死胆小的。
出去闯荡的总会有回报,尽管有“伤痕累累”的时候,但那早已变成经验,成为“盔甲”一般的存在,让自己在这个社会更好的生存下去。
弱肉强食,便是如此。
说白了,其实她也是运气好。
若不是她知道后世的情景,可能也会犹豫不定。
一出手就是几万块往外抛,连经验老成的商人,都无法像她这般无所畏惧、决策果断、信心十足,一切都是因为她清楚未来的趋势。
她知道,钱待在手里只会越来越贬值。
到了九十年代,一分钱几乎买不到东西,很快一毛钱丢在大街上都不会有人捡。
不像现在几分钱还能吃碗面……
总的来说,大家对于苏欣给予的帮助,是万分的感谢。
以往从不知晓山上随处可见的药草可以售卖,在村里就跟野草一般疯涨,拿到外头居然还挺值钱,若不是苏欣,大部分人没有售卖渠道。
而且苏欣给予的价格很是厚道,收购的也不仅仅是昂贵的药材,甚至是街头随处可见的普通药草。
仅仅一个月的时间,哪怕是靠贩卖药草和山果、香料,大家挣得的钱比以往一年都多。哪怕是动作缓慢的老小,一个月也挣了百来块。
别提那些动作麻利,清晨起来入夜才回家的青壮年,一月收入竟高达三四百。
大家兴奋不已,纷纷给苏家送去回礼。
礼物不值几个钱,但礼轻情意重。
大家纷纷询问苏欣日后是否会一直收购药材、山货等?
苏欣答应下来,只不过马上就要开学,每月顶多收购一两回,大家要是有山货可以囤起来,她会每月回来一两次,进行收购。
乡亲们这才松了口气,这般一来,就有收入来源。
与此同时,历经一个月,申请修路补贴的审核终于下来。通过之后,村书记可以拿着票据,去建材厂用抵相同价值的建筑材料。
华国并没有直接拨下钱款,这样就能进一步避免被官员贪墨钱财。
当然最主要的原因是,这个时代建材厂大多与国家挂钩,国营与集体共同开采铁矿、石场等。
材料都是现成的,反倒对大丰村有好处,建筑材料也会慢慢涨价,真金实料就在眼前,赶忙拉来修路便是。
审核通过,乡亲们签了名花了押,也该兑现承诺。
因为有苏欣的帮忙,大家很是有底气,将挣来的钱,先交一个季度180块的修路款。